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前往贵州、云南考察调研,在贵州黎平县肇兴侗寨召开“板凳座谈会”共话乡村振兴,在云南就高质量发展、民族团结等作出重要指示。这一系列考察调研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考察精神,我们需围绕“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切实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固”“持续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密切联系群众优势”五个专题,真抓实干,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推进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我们要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组织党员干部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警示教育等多种形式,让党员干部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质和内涵,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在日常工作中,严格对照规定要求,查找自身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以优良的作风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
农村干部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至关重要。一方面,要拓宽选人用人渠道,选拔一批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热爱农村工作的优秀人才充实到农村干部队伍中,比如吸引返乡大学生、退伍军人、致富能手等参与农村事务管理。另一方面,加大对农村干部的培训力度,根据农村工作实际需求,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农业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方面的培训课程,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同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农村干部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切实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固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在贵州、云南这样的多民族地区,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固意义重大。党员干部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学习党的民族政策,积极宣传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教育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积极组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像习近平总书记在丽江古城考察时强调的,引导各族群众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边疆地区的社会治理,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确保边疆地区的和谐稳定。
四、持续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形式主义严重束缚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必须持续加以整治。精简文件会议,严格控制发文数量和会议规模,能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传达的事项坚决不发文、不开会,避免层层加码。改进督查检查考核方式,减少不必要的台账资料检查,注重工作实绩考核,切实减轻基层迎检负担。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深入群众、服务群众,把工作做到实处,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五、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密切联系群众优势
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力。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像总书记在肇兴侗寨与村民围坐交流一样,倾听群众心声,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建立健全党员联系群众制度,通过党员与群众结对帮扶等方式,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带领群众发展产业,推动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参与基层事务管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
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调研为我们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考察精神,在各自的岗位上担当作为、奋勇争先,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