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机构要凉了。
继顶格处罚,近日,教育股再次大跳水,新东方、好未来、高途市值接近拦腰斩,创了历史新低,一天就蒸发了超过400亿港币。
不准放假补课,不准上市融资,不准并购,这份史上最严格的教培规范,或成为压垮教育培训行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曾经风光无限的教培行业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呢?
回到互联网早年,当马云的某宝还在用亏损换用户,新东方的俞敏洪已经是月入几百万了,这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几乎没有家长会不舍得花钱培养自己孩子。
教育这块肥肉在资本面前,那是极其诱人。
2010年前后,在学而思上市的刺激下,资本的大佬们开始下场布局了。
2012年,富二代猿辅导背靠腾讯,78亿美元进军线上k12。
2年后,背靠百度的名门望族作业帮出生。
紧接着,经纬红杉力捧的VIP的刘强东和奶茶押注的作业盒子,网易孵化的有道精品课,脱胎于新东方的跟谁学等一众新贵涌入赛道,俨然百家争鸣,蓄势待发。
但真正的大资本,此刻按兵不动,因为这时的商业模式有很大的瓶颈,好老师就这么几个,规模做不大,成本也太高。
但双师大班课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切,双师大班课就是两个老师教学——名师主讲,那是面子;助教做课后的辅导和销售,那是里子。
一位名师,同时给成百上千的学生讲课,教育无法规模化的魔咒,就这样被打破了,小成本撬动大收益的时代到来了,在资本眼里,在线教育市场大,利润高,可持续,可复制,那是梦寐以求的赛道。
2019年,在线教育行业融资过百亿烧钱大战一触即发,号称足以载入史册的广告投放元年来临了,此刻的赛场上,学而思、猿辅导、作业帮三足鼎立开启了一场在线教育三国杀。
四月猿辅导抢先出手,广告投放5亿围剿学而思。五月作业帮转换百度自有流量拳打学而思,脚踢猿辅导,后来居上,一夜之间,各个社交软件微信朋友圈、短视频平台漫天飞舞,都是他们的广告,整天提醒家长赶紧给孩子报班,焦虑的气息已经开始悄然蔓延。
2020年疫情带来线上流量的爆发,资本加速疯狂的输血,全年融资500亿,粮食充足的教育机构们快速的扩张,招揽几万名辅导老师,一边辅导一边销售,在线的战火也蔓延到整个教培行业,铺天盖地的广告席卷而来,文案是针针见血,什么你的购物车里有孩子的未来,你不来补课,我们就培养你孩子的竞争者,从线下的广告牌、站牌、电梯间到各大短视频平台、综艺节目、热门剧集、教培机构的广告,那是无孔不入。
愈演愈烈的抢人大战逐渐扭曲为畸形的销售策略,机构老师的入职培训学的不是怎么教书育人,而是怎么做销售,怎么忽悠家长买课,甚至你没钱机构都能够帮你想办法来解决,资本杀红了眼,眼中有冲击千亿估值的野心,心里却忘却了教育的初心。
以你跟谁学为例,2020年的研发费用是7.3亿,销售费用却高达58亿,也就是说,你每向这些机构交100块钱,这里边有90块钱都填了广告费的窟窿,只有十块钱是用来上课,几百亿的融资款,没有烧出几个好学生,好老师,却烧出了熊熊燃烧的焦虑,但是狂热的资本们却忽视了这些年新生人口数量难以提振,年轻人高呼,养育太贵,高攀不起。
离开了人口,咱们谈什么教育?
这场闹剧最终以被监管灭火收场,重仓教育的资本是落荒而逃,今天的助教们被集体毁约,漫天飞舞的广告也悄然退场,临冬将至,教育机构们紧裹棉大衣,好自为之了。
教育是否需要被资本化,曾经是一个富有争议的命题,有人说,这有助于资源更好地流动,但当教育沦为资本的战场的时候,这一切就开始变味了,当好的教育资源变成价高者得,家境成为核心竞争,于社会而言,阶级将更加的固化,寒门不再出贵子,于国家而言,则是人才白白流失,监管部门按下的不仅仅是个暂停键,更是个安全键,刹车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