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马昌的杆,故事儿山”

    (过了腊月到正月,腊月正月都是年。又快到正月十七了,康马昌又快点杆了,想起了这篇旧文,愿今年的康马昌点杆更红火)

(正月十七,康马昌点杆。鸡泽、曲周、永年三县交界,方圆数十里,都知道康马昌这一传承久远的烟火圣会。近年,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又融入了声光电新技术,更具观赏性。康马昌临近省道邯(郸)临(清)公路和省道沙(阳)曹(庄)线,交通便利。康马昌临近“一溜村”,你可以白天看看“一溜村”的老杨仙、看看不远的“王三官坟”,晚上再看点老杆。不看不知道,一看真奇妙;不看不知道,看了不后悔)

                “康马昌的杆,故事儿山”

  “康马昌的杆,故事儿山”。是说鸡泽县康马昌村正月十七点的老杆,设计巧、做工细、花样多、有看头。

    点杆,也说老杆,是康马昌村流传久远的传统烟火艺术,从什么时代兴起的,无从考察。点杆这个名称,也是民间的一个土话。因为这个烟火艺术的主题部分,是把爆竹、两响、起火等烟火,很巧妙的绑扎在一个四、五丈高的木头杆子上,点燃后可以先后出现不同的响声和花样,给人们带来一个又一个惊喜。

    我们村和康马昌村是连边地,两村相距三里地。但是,我所知道的康马昌点杆,也只是儿时看过,儿时的记忆。随后几十年来,上学、工作,家庭、事业,孩子、老人,不知道时间去哪了,虽然相距很近,但一次也没有看过。

    过去的康马昌点杆只是正月十七晚上的一场烟火。近些年来,已经演变成了一个一年一度的庙会,各家各户要摆酒席、待亲戚,热热闹闹。一过正月初十,不少善男信女要到庙上烧香拜佛,求子的、求财的、求官的、还愿的,都要磕头上钱。庙会上还能看到滑旱船、踩高跷、玩拳术、玩大头和尚等民间艺术表演。

    康马昌点杆历史很久,这个村又处在鸡泽、曲周、永年三县交界,在这一带影响深远,名气很大,三县交界方圆三、四十里地的人们都慕名来看,邯郸也有不少人特意过来观赏。我对这一民间艺术没做过调查,深度的内容说不了。但我感觉,这项民间艺术为什么能这样长久的传承下来,而且还不断发展,一定是人们喜欢这项艺术,一定有它的文化内涵在里面。我想,这项艺术是不是可以在某一级别、某一范围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2015年正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54
    16de687f9f78阅读 148评论 0 3
  • 时间似是无情,逝去了太多轰轰烈烈,平淡了多少地久天长。 那年夏天,你在微笑,我在欣赏。 这时光路上的相遇,散发光和...
    远方孤雁阅读 268评论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