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长说(2)拒绝讨好

这几天微博上很流行一个新词,讨好型人格。

这种人的典型表现就是,因为怕被别人孤立,而事事迁就别人。

别人求他做什么事,一般不会拒绝;

几个人在一起,当有一件大家都不想做而又必须做的事情的时候,他一定会说:“没关系了,我去做吧。”

他们成全了别人,却委屈了自己。

究其根本,他们不是不为自己考虑,而是因为怕被孤立。


阿德勒说:“幸运的人用童年去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去治愈童年。”

这些人的童年过得是不幸福的,是郁闷的。

可能有一点点的不合群,或是与众不同,让他们在童年时期被莫名其妙地孤立。

被孤立的感觉是不好受的,是绝望的。

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他却无论如何也融入不进去;别的小朋友放学一起回家,他却只能自己一个人回家。

偶尔有一个人来到了他身边,他便把他当做最好的朋友,而那个人却拿他来开玩笑,只是把他当做备胎罢了。

他会十分痛苦,而家长却会对他说:“你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别人不愿意和你玩?”

他们渴望改变,却又不知道从何而起。

他们想着,为什么同学们会不喜欢我?我要赶快逃离这个地方,等到了一个新的地方,我就要好好改变,让同学们都喜欢我。

等到了一个新地方之后,他们便开始无止境地讨好别人,仅仅是为了不再让自己被孤立出去。

他们永远学不会如何拒绝他人,他们过于在意别人的感受,即使自己受了委屈,也不敢轻易落泪。

他们总会问别人,我在你心中是一个怎样的人啊?你说我们是好朋友吗?

有些事情,即使他们不喜欢,或者是有损于他们自己的利益,但只要有人邀请他们了,他们便不会拒绝。

我的经历,与上面所描述的这些高度吻合。

而此时,又有多少人仍挣扎在讨好别人的路上?

到上了高中时,我的讨好性格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高中时的大家压力都挺大的,而我最害怕的就是,上体育课的时候不知道该去干什么,只能一个人在树底下呆呆地坐着;吃饭的时候自己一个人去、一个人吃,形单影只,总是自己一个人。

而这时的我又是最敏感的时候,加上刚上高中时的不适应,高一上学期我曾经多次在办公室里和家长打电话的时候哭出来。

我不遗余力地去讨好所有我能触及到的人,最终却什么也没得到!

当有同学说自己想吃东西而又没带饭卡的时候,我会让他们用我的饭卡,即使不还我也不会主动去找他们要,心里想着,就当请同学们吃顿饭了。但谁曾真正考虑过,我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啊!

当有同学回到宿舍不想再出去打热水时,我会主动提出去帮他们打,即使我热水壶里水是满的。

当有同学找我要零食时,我会把我所有的零食都拿出来让他们挑选,即使那些零食我自己都舍不得吃。

能和其他同学一起去吃饭,这是我最希望的事情。我从不会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即使我不喜欢。

最终换来的,却仍然是被孤立。

这时候再回过头来看当时的我,我自己都想扇我两巴掌,为什么当时的我为了不被孤立会变得那么傻?而且最终却什么都没有得到。

频繁的在日记中落泪,最终让我明白了一个事实:

我唯一需要讨好的,就是我自己。

能够轻易得到的东西从来不会珍惜,我越是奋力去讨好其他人,他们越会觉得,我的讨好是来得轻而易举的,是不值得珍惜的。

在高中的最后一个学期,我拒绝了一切讨好。自己去食堂,自己回宿舍,自己去上体育课。

做决定时一时痛苦,做了决定之后发现做自己是真的爽。

无需关注其它人的看法,只是自己一个人为了梦想中的大学而拼命努力。

那些接受了我的讨好而仍然孤立我的人,不值得我去交往。

不对,不是他们孤立了我,而是我孤立了他们。

老虎是形单影只的,鬣狗是一群一群的。

拒绝一切的无意义社交,朋友有一两个就够了。这时候你会发现,你做事的效率会飞速提高。

直到现在,我基本上已经完成了蜕变。

上了大学之后我也没有刻意地去讨好别人,只是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一个人去图书馆,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去上课。我活成了自己的英雄。

谨以此故事,献给仍在紧张备考中的你。

你唯一要做的,是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努力去讨好自己。

你要明白,所谓的讨好式合群,没有任何意义。

当你足够优秀的时候,你便不再惧怕任何事情。

至于被孤立,呵,一文不值,他们又何尝不是被孤立的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