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讲海底捞,那么海底捞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那么在小学老师、商学院当中也经常听到这个海底捞的案例。在海底捞一般大家都会关注的是张勇的这个变态服务,讲这个海底捞的这个员工对用户有多热心,讲这张勇这人对员工有多好,今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看张勇是怎么样"压榨"员工,当然这个压榨是加了引号的,那么这种压榨和海底捞面临的成长的焦虑是有关系的。
张勇说员工都把我想象太好了,其实我不是这样,那这个我就是个资本家,所以他为什么这么说?这个其实也半开玩笑。但是在2015年的时候,海底捞的劳资矛盾确实是非常突出的。
当时在很多这个海底捞的新员工眼里面,老员工总愿意这个简轻松的活儿来干,然后变着法儿的把自己份内的,然后又不愿意干了,这些脏活累活都甩给这个新员工。有的新员工对公司这种传帮带的制度其实是很不满的,因为指定给他们的师傅,一般就是大概给讲讲规则和具体的这个操作流程,给他扔给他看两眼,那么也不言传身教,忙不过来的时候就萝卜快了不洗泥。即便是这样,新员工工作头十天的绩效,那么还是要给师傅。所以有的新员工怨气就特别大.
很多员工抱怨,说海底捞不是家文化,为什么他感觉不到家的温暖,只看到了山头,新人没有上升空间,还要被压榨。有一段时间,在海底捞入职三个月内的新员工流失率是最高的,那达到了70%,张勇说,家文化本来就是想象出来的,是媒体、教授,还有我们自己员工想象的家文化从来在海底捞就不存在。
员工有时候觉得张勇很善良,拉着他的手这个哭,对这个张勇表示感谢,这时候张勇会对这个员工说说,你拉倒,你去找本书看看,看看《资本论》,你就知道我是怎么剥削你们的。其实我这人一点儿都不善良,我算帐算得很清楚,我只有把账算清楚,你一个农民才有可能在北京买房子。
因为现实很残酷,我不能天天靠理想过日子,我要打竞争对手,那我得想办法让客人来吃饭。,我得赚钱,不赚钱我死了你也死了。这道理就这么简单。那么还有许昌有一家连锁企业叫胖东来,经常拿来和海。好相提并论,也是因为对这个员工特别好而著称,那么这个也被称为家文化,那胖东来一个保洁大妈一个月能拿这个五千多块钱,这对他来说已经很高了,就因为他觉得有尊严,所以会用牙刷一点点的擦这个超市门口的过街天桥。
据说这胖东来的员工对这公司特别忠诚,赶都赶不走,但是这种家文化其实应该叫家天下,就老板对员工好,但是员工也必须要接受老板像个大家长一样,那么要接受这个老板于东来老板叫于东来因为有点胖,所以公司叫胖东来,于东来要接受他这个可能会某天晚上八点钟突然上你们家去做家访。就跟老师去学生家一样,去检查你们家卫生。
这个俞东来这个没有把胖东来当成一个企业,而是当成了一个学校一个布道的一个平台,那他从来也没想过要把公司做多大。这他这人很偏执,而且这个很情绪化,但是张勇和于东来显然不是一样。张勇这个人不偏执,他也不想做圣人,他更没想做慈善家,他想的就是怎么样把海底捞做大,做大了你才能够养活两百多万张,这两万张这个吃饭的嘴,还要给这个高管团队足够的激励和发展空间,你没有钱这都办不了。
跟着张勇一块儿干了很多年的蒋小弟说,海底捞一直强调双手改变命运和公平公正,这这才是海底捞真正的文化根基。那么2015年的时候,就是出事的那段时间,张勇的心理压力其实特别大,因为它面临一系列的调整,比如说组织架构,比如说分配机制,比如高管的调整。
还有开店策略,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海底捞名气已经很大了,叫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所以他的任何动作都会被别人放在显微镜之下,给他各种猜测。那么这个张勇自己做了一个跟压力有测试有关的这种心理小测试,结果测试结果是显示他自己的本我的压力很大,而且特别疲惫,精力是严重消耗的。
可是张勇这人从表面上来看,这个大家都会觉得他风趣,然后朴实又很低调。这个特别真实的一个人,你都愿意跟他想找个圈儿聊聊天儿,不怪员工那么喜欢他
那么现在是我们思考的时间了,总有我们总会有一个这个时刻,就是我们眼中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自己。那么像张勇这样,这个会发生这种差异。就别人眼中的张勇是个圣人,是张大哥,但张勇眼中的自己就是带着大家一起双手改变命运的人。
如果发生了这种差异,别人对你期待值太高了,发生在你身上了,你怎么办?
张勇的心里面一直藏着两个自己。张勇的心里面一直藏着两个自己。
一个是张大哥,另外一个是张老板,那么这两个自己有时候经常会较劲儿。虽然张勇特别讨厌别人把这个海底捞称为家文化,但是二零一四年的时候,张勇做过一个内部讲话,题目就叫好想有个家。他在讲话当中表达了一个意思,就是希望海底捞的员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挣到足够的钱,可以在城市里面买房子,安家落户,把孩子接过来。这个为此张勇要求人力资源为员工提供这样的服务,帮助员工组织团购,那么团购房子尽量帮助这个安排员工的子女入学,尽量帮助员工买家具、装修。在这个过程当中给更多的钱,然后并且能够保证质量。
虽然张勇老老是装的这个很厉害,说自己在剥削员工,但是这个张勇其实在这个也会说得很动情,然后说我们现在要努力,千万不要在距离山顶只有一公里的地方倒下,相信我,如果有一天放弃了,大家终于会这感到终究会感到愧对我们留在老家的孩子,而且会难以咽下这份苦果。
海底捞文化当中有很质朴的一点,就是把人当人看,但是这有一个前提,就是员工得先自己对得起自己,你得自己把自己当人看。那么也就是前面我们一直说的叫用双手改变命运,如果谁不谁要是不愿意改变,那张勇就硬逼着他改。
因为张勇自己就是这么从社会底层奋斗起来的,他从来没想过自己能做成这么大的生意,而贫穷才是他与生俱来的最大的敌人。当时他们家这个邻居当中生活最好的一家,男人喝酒下酒菜经常就几粒花生米,而且每一粒花生米要掰成四瓣儿吃。周围邻居当中就家里最富裕,你说他这生活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当中长大,所以双手改变命运才是张勇特别笃信的人生目标。
他经常会提到这个人生而平等这五个字,而且他正经常看书,他知道这句话。是这个法国哲学家卢梭说过的;后来美国的总统杰斐逊在独立宣言当中也讲过。那么这句话对他影响太大了!他有一次说说一个社会的公平太复杂了,有些事我搞不明白,我也管不了,但是在海底捞我能说了算,我就尽量的去追求我所认为的公平。所以,张勇的性格当中可以说是既谦卑又自大,既善良又无情,既真诚又狡猾。就对他有各种各样的这种性格特点因素都搅在一起。
2015年的时候,海底捞的薪酬体系是这个评比制的评比的方式这个五花八门。在2015年的7月之前,这次跟上一次可能就不一样,主要依靠人的主观判断。所以就会出现那种论资排辈,以关系远近来定这种对打分的高低。但是在这样的情况,海底捞已经发展到这个两万人的时候,中间管理层当中这些评分人每个人角度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会导致这种考核的准确性是大为降低。于是张勇就开始改革了,他把员工分为了初级、中级、高级,初级和中级的员工都有公司的封顶上限,分别是三千五和四千五,然后就实行计件工资了。
初级员工的工作含金量不高,如果一个员工动作麻利、干得快,你二十天就挣够了,别人需要二十六天挣出来的三千五百块。你还剩下的又钱,你怎么办?你玩儿你去玩儿吧,玩儿都不让你上班挣钱,你要非愿意上班也可以,但是白干,没有工分儿。那么这种目的是什么?就是逼着员工从初级往高级走,然后从初级先到中级,然后再到高级这一层层的往上走。
张勇他有个硬性的规定,如果八个月之内,一个初级的员工没有办法拿到中级的认证,中级员工没有办法拿到高级认证,就会被自然淘汰。八个月他希望用这种机制给海底捞培养出尽可能多的高级员工。
什么是高级员工标准?就是能够和客人打交道,你就能跟客人交流,这叫高级员工。高级员工的这个努力程度能够直接影响一家店的生意。你想想,因为一个客人来了之后,他见到的肯定是先是这个高级员工,对吧?所以大家看到在海底捞吃饭的时候有碰到对你特别热情,服务员其实都不一般,他都是高级员工。
在张勇看来,所有的和客人直接打交道的这个工种都是高质量的工种,而员工也必须朝着这个方向来努力,这才叫双手改变命运这才叫公平。推行这个计件工资的时候,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可是张勇仍然是强推这个有的老员工自费跑到北京,从这个成都跑到北京,想去堵于张勇的办公室的门,就不办了上班了。
后来发现张勇原来这么大的老板,竟然从来没有在办公室。有一天有一群员工说要集体辞职了,张勇说那你这样下午四点前你们如果不到岗的话,那你就算是这个公司也被辞退了,结果大部分人都老老实实回来上岗。
今天我们就讲一下这个由此倒出来的复盘公式。
公平复盘力=生而平等+双手改变命运+把机会倾斜给最进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