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什么菜都没有了,冰箱里空空荡荡。杜先生问,中午想吃什么饭?买菜去。龙哥想吃酸菜鱼,小宝想吃番茄鱼,我们家很民主,凡是需要做选择时,那就石头剪刀布。有时候三局两胜,有时候五局三胜,也有时会一局定输赢,这次就是。石头剪刀布是小宝的强项,但这次,他输了,那就吃酸菜鱼了。
杜先生自己骑车去菜市场买了一条黑鱼和酸菜包,顺便还拎回来一个大西瓜。做鱼,我喜欢用巴沙鱼,关键是没刺。可杜先生说,吃鱼,还得是活鱼,鲜。去菜市场买活鱼,也不用自己杀,人家管杀,还管片成鱼片,省事儿。
杜先生一个人在厨房里忙活,清洗鱼片,按照酸菜包上的步骤腌制鱼片,再下锅煮鱼。鱼是最好熟的,酸菜包上说煮两分钟即可出锅,为了保险起见,杜先生定时三分钟,一锅色香味儿俱全的酸菜鱼出锅了。杜先生说,这条黑鱼三斤多,若是去饭店吃,至少也得一百多。他买的这条活鱼还五十多呢,再加上12块钱的酸菜包,六十多块钱吃一顿酸菜鱼,至少省一半。
厨师最大的快乐就是看着自己做出来的饭被狼吞虎咽地吃完,并被夸赞“好吃”。杜先生的这锅鱼获得了一致好评,小宝怕辣,龙哥告诉他牛奶解辣,他便一边吃鱼一边喝牛奶,辣得“嗤嗤”叫,还叫着“再来一块”。龙哥是不怕辣的,他直接把菜汤浇米上拌着吃,鱼片也是一筷子接一筷子地㧅。
做饭这件事是需要天赋的,很显然,我没有。我妈做了一辈子饭,也没把饭做好吃。我也一样,做出来的饭都一个味儿——没味儿。婆婆是个做饭高手,平时都是她老人家下厨,暑假她回老家后,我们家就很少做饭了。周一至周五,杜先生中午都在单位食堂吃饭,我们娘儿仨就开始凑合:偶尔做顿饭,有时吃外卖,多数出去吃(或去B区业主食堂,或去东门吃面),再不济就空一顿不吃。
奶奶打电话问俩小子,想奶奶没有?
兄弟俩异口同声地说,想你做的饭了。
因为“限酒令”施行,好多大饭店的生意开始不景气,于是出现了大饭店营造的“地摊经济”。这些以前吃不起的大饭店在自家门前摆起了地摊,有凉菜、热菜,素菜、肉菜,还有馒头包子汤,一盒凉菜一般在五到十元左右,热菜十到二十不等,也有更贵的烤鸭、烧鸡等。我们的晚饭,大都由大饭店的地摊解决。方便、省力、便宜!
一日三餐,在我这儿真是个大难题,所以,当别人都在抱怨我们学校食堂的饭菜难吃时,我很满足,因为,我的理念是:只要不用我做饭,吃什么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