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的第一场雪在人们的酣睡中悄然而至。雪是北方冬季的标配,没有雪的冬天总让人感觉皱巴巴的不是冬天。要是白雪铺地、朔风凛凛,再调配、混搭上采摘,该是什么感受?想到此,禁不住嘴角上扬,生出些期待来。
几天前,新华网客户端一则《河北香河:错季葡萄效益好》的报道着实惊到了我:大冬天的有葡萄可以采摘?还是河北香河?我这个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香河人居然是通过新华网知道的。再一细看,钳屯乡二百户?——邻村?于是,大跌眼镜的我挤出时间、迫不及待地奔往了二百户葡萄采摘园。
回老家的时候就知道马路边有两个葡萄大棚,夏秋之时从那里买过葡萄,汁多味甜,好吃,会是那里吗?我一边开车一边寻思,远远地就看见两座活动房、两个大棚。我把车停在路边,下车一看,铁将军把门,一道防护网把我拒之门外,扒着它瞪大眼睛往里看,活动房也上着锁,大棚的门倒是敞开着,隐约可见里边的葡萄架、褐色的干枯凋萎的叶子。不是这里。在附近转了转,不见人迹,开车进村。经村人指点,我又原路返回向西,横穿马路,过市场,轻松来到大棚前。
土果途益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葡萄采摘园!
可依然是铁将军把门!
拨打了联系电话后没有五分钟,一辆面包车悠然而至。
“我就您邻村的,这家门口的采摘园,我几天前才知道”。
“从网上知道的吧,我这儿的客户多是北京天津的,好多人都不知道”,杨“园长”黝黑的脸上挂着笑,带我走进大棚。
擦掉眼镜上的雾气,“这么绿,这么多”,惊喜脱口而出。这是怎样的反差呀,外面寒气逼人,万木萧疏,而这里却是一片葱茏,一水儿的葡萄架,一棵棵葡萄秧疏密有致,规规矩矩地绑扎在葡萄架上,甚至北侧夯制的土墙上都爬满了葡萄秧,像爬山虎一样占据了绝大部分墙面。墨绿翠绿的叶子舒眉展眼、笑盈盈的样子,透射而入的阳光丝丝缕缕的,在叶面上飘浮闪动。最可人的是那一嘟噜一串儿、成群结队般生长着的葡萄们。你看,这串儿小点儿,那串儿大点儿,这串儿偏红,那串儿偏绿,另一串儿又或红绿相间,几十枚几百枚甚至上千枚葡萄挤挤挨挨、起起伏伏,这儿高一点儿,那儿低一点儿,这儿多一点儿,那儿少一点儿,红乎乎、绿生生儿、滴里嘟噜、簇簇拥拥的,不用采摘不用品尝,单单是看着便眼中放光、口里生津、满是欢喜了,那欢喜如同水波纹儿一样一圈圈、一层层、一波波地漾开来,漾开在眼角眉梢,漾开到心里。
和杨“园长”一边走一边说着话。原来这儿的葡萄品种是“亚洲红”,引自台湾。他接纳了台湾现代农业专家吴一言的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理念,顺应葡萄生长的植物生理,用农业酵素改良土壤,用生物防治技术除虫,扦插施用有机肥,将葡萄的种植培育纳入生态系统。闻此,我仔细端详起“亚洲红”来:珠粒儿椭圆、小巧、精致,如玉如瑙,每一颗上都带着薄薄的若有若无的白霜儿,绯红、淡紫、浅绿的颜色便也多了些微的朦胧,让人忍不住欣赏、把玩、垂涎。杨“园长”递给我一串葡萄,“咱这葡萄,不用化肥、不用激素农药,绿色、自然熟”。我摘了一颗放进嘴里,小心翼翼地切割、慢慢地咀嚼、细细地品尝,薄皮,无籽,肉细,果甜,好吃,有红提的味道!得到我的肯定,杨“园长”憨厚地笑了,“现在人们都注重养生,注重生活品质,我这采摘园的客户也越来越多了,不少人都带着孩子来采摘呢”。我一边点头,一边在葡萄架间流连,时而驻足赞叹,时而穿行甄选,一不小心就摘了满满的一篮子,那是一种久违了的快乐和陶醉呀。
这时候又有人带着孩子进“园”了:小家伙儿拎着一只空篮子,紧紧跟在奶奶身后,东瞅瞅西看看,一会儿摸摸葡萄藤拽拽葡萄叶,一会儿又碰碰葡萄串凑过去闻闻味儿,满眼都是兴奋满脸都写着好奇。看着他的小模样儿,我不由得笑了,这分明就是童年的自己跟在奶奶身后在葡萄园“拾漏儿”的样子呀……
趴在窗前,望着夜灯下、曙色中的积雪,心却念着那暖融融的大棚、甜美美的葡萄、趣多多的采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