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非百度的小伙伴,关注度户外公众号也有一段时间了。正值金秋季节,天气凉爽,有了爬山的冲动。看到度户外这周发布了个京郊的户外爬山,难度定位为一般,出发地点可选西二旗或者惠新西街,出发时间跟结束时间都在可接受范围之内。还是几年前去过一次户外,早已分不清户外跟普通爬山的区别在哪里。觉得也就1000多米吧,13.7公里也不知道啥概念,自己每天走路也能走一万步,应该可以的吧。冲动了下就报名了。
6点在挣扎中起床的,这次还是有点紧张,很少一个人出去玩,也很少参加过户外,这次自己一个人去跟一群不认识的小伙伴去户外徒步。
01出发
集合地点很好找,签完名之后不久就上车了。上车找了个座位,一会旁边也过来了一个也是这次一个人来玩的小伙伴。先是大家做了自我介绍,这次参加活动的90%以上都是百度的,夹杂着极少的其他公司的小伙伴。90%以上的小伙伴都是RD。整体感觉,大家的气质都比较相似,淳朴类型的。
这天早上的天气比较阴冷,秋意很浓,四级北风。两个小时的车程,大家早上起的都比较早,很安静,大家都睡着了。
02上山
不知不觉中到达了目的地,下车后大家先去完洗手间,之后就集合上山了,刚开始是走一段上坡的公路,爬了有几分钟就气喘吁吁了,从前队的位置掉到了中队,跟另外两个同行的小伙伴一起结伴而行。大家边走边聊,走着走着,我说要不咱们歇会再走,另外一个小伙伴说,不能停,加油,停下来歇会就不想走了。大家都很卖力的向前走着,可以听到气喘吁吁的声音,大家都在坚持。
后来才发现,这段公路虽然走的气喘吁吁的,在整个行程中是最好走的一段路了,难度系数0.1。走完了第一段的公路,接下来进入的是第二段的路程,通往黑坨山的上坡的一段路,这段路是杂草中的一条不是很明显的曲曲折折的小路,要先用手拨开两边的植物,一步一步前行,我们是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远观还是很壮观的。
小路不太好走,大家走的速度也相对较慢,这个时间大家的体力也都还可以,天气很给力,微风习习,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了每个人的脸上,整个人像放空了一样,有种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的感觉,很惬意很舒服。
刚开始的小路,有杂草的困扰,还算平坦好走。走了大概几十分钟后,时不时有陡峭的地方,走陡峭的地方的时候,大家都格外的小心,两边有一些小树木,扶着小树手脚并用的向上攀爬,这个时候的路,虽然难走,也还是可以接受的,难度系数0.5。
大约走到四分之一行程的时候,我们在一片坡地处休息了会,也到了午饭时间,大家都拿出自己的食物,开始补充体力。坐下来休息的感觉真是美妙极了,吃完没过一会,大家提议继续往前走,坐下来虽然舒服,但是这样的天气,一旦停下来很快就感觉到很冷,走着的时候还比较暖和。
吃饱喝足,我们继续出发,第一个小目标离我们不远了,黑坨山的山顶。前队,中队,后队三个小分队分别在领队,中队和收队的带领下,大家一步一步向山顶攀登。有的地方确实很难走,得想几秒钟该怎么走,快速决定之后向上爬,这个时候,没有太多的时间给你犹豫,如果一个人犹豫停下来,后面一连串的人都得停,容易造成堵车效应。
大家看到前面的小伙伴都勇敢的在前进了,自己咬咬牙也都得坚持下。不累,是假的,走到了这条路上,累也得继续向前走。很像人生中也会遇到很艰难的时刻,绞尽脑汁想尽办法也得继续前行。
03登顶
只要出发,就会到达。在我们已经累的气喘吁吁的时候,突然听到前队有人喊,我们到顶了。嗯哼,一听到马上要登上上顶了,瞬间充满了能量,爬了一小会,终于到了山顶,一身的劳累化作了成功的喜悦。
山顶的风光很美,找了块大石板坐了下来。风和日丽的金秋季节,极目远眺,眼界开阔,任灵魂飞越。绵延群山,万里纵横,是谁抹去了岁月的光影,留下了现在斑驳的痕迹,这是造物主千百万年来的的缔造啊!每当临登山顶之上,我总会感叹苍生万物,万年来千纵万变的神奇。延着历史的轨迹,昔日的山顶之上会有怎样的风景呢?
在我们坐在山顶对着美景发呆的时候,循着嗡嗡的声音望去,看到了无人机,是司马在飞无人机,帮我们拍视频。第一次近距离看无人机拍照,好酷。司马让我们对着无人机招手,一群人对着天空中的一个方向,say hello,招手的样子也很好玩。山顶的这段时光是我们行程中最欢乐的一个片段,阳光照在身上,我们俯视山下,抬头跟无人机玩。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司马的无人机帮我们拍完一个大大的合照后,我们又要启程前往下一个目的地了,九眼楼,明代长城中建筑规模和形制最大的一座敌楼,楼体为青砖砌制,每边并排9个箭窗。
黑坨山到九眼楼的这段比较好走,地势相对平缓。并没有用多久我们一行人就抵达了九眼楼。九眼楼的景色也很美,找了个阴凉地方的一个箭窗坐下来歇着,有很多小伙伴在前面拍照。司马又飞起了酷酷的无人机,帮大家在九眼楼拍下了一个超酷的视频。九眼楼,一个野长城,有点景区的感觉,大家坐下来都不想走了。
04下山
时光已经不早,下午2点多了,美景值得留恋,赶路更要紧。大家享受了会惬意的时光,开始下山了。一直往上爬,累,原以为下山会比较轻松,开始下山的时候,发现户外行程中的下山跟景区的下山不是一个概念,可以完美的解释一句古话,上山容易下山难。
很感谢小伙伴给我的一支很结实的树枝当登山杖用,这根树枝在下山的时候可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九眼楼下山的路是整个行程中走的最艰险的一段,一路下坡都是碎石组成的路,比较陡峭。每一步都好像走不稳,特别怕摔倒。
走这段路的时候,放眼望去,看不到尽头,不知道有多远,只知道需要一直走。碎石+下坡,走到脚疼,也不能停下来。这个时候没有人逼迫自己了,再累也得继续走,太阳已经慢慢要下山了,天黑之前一定得走出去。不然黑了路更难走。这段路的记忆成为印象最深刻的一段,也是迄今为止走过的最难走的一段路。这么难走的路都走过来了,以后遇到比这个简单的都是小case,这或许是户外的一个意义。
往往在路况最复杂的时候,大家的精力越集中,虽然很累,每一步都走的很小心,我们的注意力都在自己的脚下,也是最专注的时候,一步一步很实在,当走完这段路的时候,回头一看,哇,原来我们这么厉害的。只要出发,就会到达,这段路也是治愈拖延症的一个很好的回忆片段。
我们在人生中也总会遇到特别难走的路,面对是一种力量,很多困难,在我们开始面对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土崩瓦解。这段路,大家能快速顺利的走完,小伙伴们的相互鼓励也是很重要的力量来源。自己一个人肯定是没勇气的。
05领队中队收队
这次活动的组织者很棒,整个行程中有几个地方出现了分叉的路,从九眼楼下来之后的路大家都是第一次探索。出现了分叉路口的时候,富老板跟司马就自己先分别去两个不同的方向探路,再原路返回决定大家走哪条路更容易更近点。他们的体力都很棒,为了节省大家的体力,自己先去探路。
领队带领第一小分队前进,中队的跟前队保持了一定距离,后队的跟着中队的。大家的距离有点远时,后面的小伙伴就会喊,前面的小伙伴,慢点,等等我们,前面的小分队就停下来休息。等后面的小伙伴跟上了就继续前行。后来有些机智的小伙伴就发现了,还是去前队好点,虽然速度快了点,但是能比后面的小伙伴多出休息的机会。
户外本身并不构成意义,只是给到我们一个契机,体验在无力前如何坚持,当绝望时怎样放弃。一个人有了目标是可怕的,当你认真去对待时,在这条有所预设的路上,可能赢来热泪盈眶的感动,也可能面临身处悬崖式的痛苦,更多的时候,是将欢愉和痛苦一同解剖的过程。每个人都是一个灵魂的攀援者!我们一起出发,一路同行,共同享受抵达终点的喜悦,但是在整个过程中,那个奋力攀登的只能是我们自己。
跟着度户外,去感受行走的力量,遇见更多有趣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