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原生家庭和解,活出更有力量的人生

有的孩子懂事得让人心疼,为什么让他懂事,是想让他留在身边。

有孩子三四岁时候穿红色,你让他穿蓝色。其实他就是想叛逆,却被你控制了,扭转了。

叛逆也许是好的,他在保护自己,比如放学后就躲进自己的寝室,这是他生存的策略,否则就被你淹没了,有一首诗不是“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吗?

自由其实也是自主,比如旅行——说走就走的旅行,还有财富自由。

叛逆比如《白鹿原》里面的白孝文,30多岁才叛逆,报复性地实现了与小娥在一起,因为早先没有自己的主见,他以为这是真正的爱情。

孩子找工作也是这样,要不就是找到你喜欢的,但是他却不喜欢,到最后可能工作一段时间还不是真的就回到你身边,但是你天天看到他,又觉得很烦了,人就是这样矛盾的。

叛逆有时候会通过仇恨的方式表现出来,因为可能你小时候对他控制得太厉害了,而啃老是最大的报复,你们不是要我乖巧吗?有的人就用轻生的方式来完成最后一次叛逆,他还要控制你们孩子的生命。

如果在家里得到支持可能就好了,而轻生是对父母的控诉和绝望,也是对父母的最大惩罚。有人可能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只是去在找某个机构,这简直是无理取闹,没有什么意义,他没有想到根源其实在自己这方。

痛苦恰恰是改变的开始,也是一个契机。婴儿式的期待,希望别人改变,这多半都不可能。

我痛苦,你改变就是推责任。因为了解而理解,因为理解而和解,当下的感受很重要。

谁痛苦谁改变,谁有能力谁改变,谁改变谁受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