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开始学习阳明先生《寄邹谦之书(二)》,听读原文,听博仁老师的导读,开启美好丰盛的一周。
这篇书信里,阳明先生对“随事体认天理,即戒慎恐惧功夫”与“致良知”功夫之间要分得清楚差别,是把着眼点放在事物上,还是放在心上。我们说的事中练,境中磨,是在事情和情境中看到自己的那颗心是不是有私欲有情绪,通过事情和情境向内看,而不是在事情上穷理。
接着阳明先生对甘泉的《尊经阁记》和自己的《稽山书院尊经阁记》做了解释,大意相同,但又有所区别,甘泉的“今之谓聪明知觉,不必外求诸经者,不必互而能觉”,似乎有点急于立论。阳明先生认为后世学术之所以不能明并不是聪明不及古人,而是由于好胜之心。学习古圣先贤,是为了让我们能更好的践行验证,而不是著书立说,大部分人总想另创一说超越前人,都是好胜心在作怪。
而今致良知学说,已经将学问的主旨说得十分清楚,随人天分不同,用良知学说循循善诱,每个人都能各有所获。如果只想着自立门户,对外打着维护道统的旗号,内心只是争强好胜,只会让世人更加迷惑。
阳明先生最后又很谦虚的说,甘泉的本意也许未必如此,他只是有感而发,在自己身上也难免会有好胜之心,才更要省察克治。
仔细阅读这封书信,感受到阳明先生对学生良知学说的细察审视,教导学生在任何事上都要看到细微的起心动念,心即理,才能更好的走在致良知的路上,格物致知,去私欲存天理。
就如博仁老师说的良知路上的四大毒瘤:贪婪,好胜、傲慢、懒惰,四大毒草:抱怨、说谎、恭维、纵容。在工作生活中时刻觉察自己是否会有这些私欲,然后为善去恶,让良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