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爆潮流/如何引爆热销产品(我自己总结了“引爆点”这本书的干货)
引爆潮流的三个关键因素:个别人物、附着力、环境
一:个别人物:
1:联系员:个别人物具有把全世界联系在一起的天赋,这种天赋决定了,流行潮能否被成功发起。(在这里有个六步分离法则”,某些个别人物与其他所有人相隔仅几步之遥,我们通过这些个别人物与世界发生联系。六步分离法则是上世纪60年代通过心理学家测试得出来的结果)联系员是人际关系的专家。集好奇心、自信心、社交能力和活力于一身。普通人选择朋友,只选择自己喜欢的,排除看不顺眼的。联系员似乎觉得每一个人都十分有趣,值得结识。
联系员以下特点:
a,交友能力超凡:爱好广泛、社交圈子多
b,巨大的人脉推动作用:涉及各种领域容易被大家找到。而且,他们能将不同领域、不同的人联系到一起,完成貌似不可能的事情。
c,在人际中发现各种可能性:他们都是非过分主动社交,让别人觉得有所图。他们更像旁观者,是阅历丰富且热心的局外人。
d,善于利用“微弱关系”(微弱人脉解释:有些人可能与你每年只见一次,或属于其他形式的泛泛之交,这都是微弱关系。)微弱人脉即其所处的圈子与你大不相同,他们会知道你不了解的情况。这样的关系越多,社交圈所带来的信息也越发达。运用好微弱关系,能推动各种事务的进程。
2:内行 :内行就是与信息联系在一起的,是信息传播专家。内行的与众不同,不在于掌握多少内情,而在于把内情散播出去的方式。
内行特点:
a,以助人的方式传播信息
更有效内行不是假装什么都懂的人,而是乐于助人的心理太过强烈,内行总是通过解决自己的问题达到解决别人问题的目的。
b,市场营销核心问题:用“内行陷阱”找到内行(内行陷阱解释:即通过巧妙方式诱使内行出现,找到他们。通过吸引内行,为内行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达到内行客户的认可实现品牌营销的目的)
一个联系员把潮流的信息传播给10个人,会有5个人选择接受;内行可能只认识5个人,数量远不如联系员,但他的无私分享,加上出色的表达,能让5个人都接受信息。内行的传播率并不低!
3.推销员:最能说服别人的催眠师
推销员特点:
a,优秀的推销员善于利用“超感染力”
优秀的推销员能利用一种叫做“超感染力”的能力,把对方纳入自己的节拍,还能决定谈话的范围。
b,说服往往通过人们不喜欢的方式发挥作用
推销员可以利用,一些微妙、隐蔽且没有付诸语言的方式说服别人。
人们在观察事物时伴以简单的身体运动,能对自身感受和思维产生巨大影响。(举例说明:心理学测试实验,关于高校应该提高学费的讨论。三分之一的学生被要求在听到讨论时上下点头,三分之一被要求听到讨论时摇头,三分之一不能动脑袋。结果一边听讨论一边摇头的学生坚决反对提高学费,点头的学生则觉得可以提高。)
4:中转员
他们的特殊才能,能够拉近不同群体之间的距离,把高度专业化的观念和信息转换成大众能明白的语言。
他们能找到某种方法,让大众理解“革新者”的意图。 (在这里要了解个定义-----“扩散模型”。它将流行潮中的人物进行了分类:分为革新者、先期采纳者、早期大多数、晚期大多数、落后者
最早制造潮流的人叫做“革新者”
随后加入的少数人叫做“先期采纳者”
陆续再跟进的被称为“早期大多数”和“晚期大多数”
最保守的人群则被称为“落后者”。
二、附着力因素(在这里推荐一本书“社会心理学”第11版戴维·迈尔斯)
附着力从根本上说是信息本身所拥有的特性!
1,只需一点小改动,附着力就从无到有!(改动也是根据人心理需求进行的改动)
2,附着力因素通常与人的直觉相反
要通过分析、测试、调查而不是凭借直觉!
3,附着力与传染性是两码事!
对于一些人来说,尽管他们吸烟,但并非每天都吸,也不成瘾,吸烟对他们来说只有传染性。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就无法控制自己的烟瘾,吸烟已经产生了附着性。
三,环境威力法则”
人们对自己周围环境的敏感程度,比他们所想象的更为强烈,环境中即便最不起眼和最出乎意料的因素,都可能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
1.最不起眼的环境因素都能影响人的行为
(例子:破窗理论,如果有一扇窗户被打破,过了很久也没有人来修好,行人就会推断该地属于无人管理、无人关心之处,随后就会有更多窗户被打破,无政府主义开始蔓延!)
2.个人的爱好或者习性会屈服于强大的情境(情境是指特殊时间、地点或条件下的境况)
案例:20世纪70年代初,斯坦福大学的一群社会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在学校心理学系大楼地下室建了一个模拟监狱,请来志愿者分别扮演看守和囚犯。志愿者事先接受了心理测验,证明其都是心理健康的人。
随着实验的进展,扮演看守的人很快成为了冷酷者,开始虐待囚犯,并越来越残忍,囚犯则开始变得歇斯底里。
3:人数也是一个引爆点
(150法则:人类学家邓巴设计了一个方程式,计算出每个人可以与之保持社交关系的人数最大值约为150人,如果超过150人就会彼此生疏,信息的传播就不再那么通畅)
150法则!显现了流行浪潮中的矛盾之处、为了发起一场大规模的流行潮,首先发起许多小规模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