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Ⅰ国境之南
1.
我在更新了第一百四十六篇文章的时候,终于在文章最下方的评论区写上:暂停日更,归期不定。
那几天和女神聊天,她的一句话让我想了好久,她说:我们不是作家,却把自己逼成了这样,累的半条命都快没了。
确实。
刚开始的我们只拿写作当兴趣爱好,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却把这当成了半份工作来做。
我的日常从之前的轻松欢愉变得日益负重。目的性太强压的我气喘吁吁。
为了上班准时我需要在早上六时起床,七点半来到学校备课、早读、上课,我需要在空暇时间去完成日更任务,在下班时间忙着去健身房,在回来的路上想着审稿。
那段时间我回家住,可是晚上到家,坐下和父母说的话超不过十句。我讨厌坐在他们面前玩手机,可是那段时间,我却不得不在晚上陪他们说话的空隙,边聊天边迅速审稿。
2.
一心多用,长久堆积的睡眠不足、熬夜,让我紧绷的弦终于支撑不住。我的皮肤状态开始变差,我开始变得易怒,对着家人和学生大发脾气,我开始不停对着手机翻看、等待那些有用无用的信息,我开始在去健身房的时候感觉到力不从心。
我开始重新思考,这样的忙碌,有没有用。
我承认,充实是我想要的状态,但这样的忙碌却正在一步步侵蚀着我,耗着我的热情。
静心想想,我已好久没再坐下来读一本书,做笔记。好几个月没再看过单词,或者放松的刷两集美剧。没再和家人朋友深入的聊天,了解彼此近况,我总觉得忙碌,是对自己的交代,也是让爱着的人放心。
不过生活从来都不是只剩这样的目的性。追根溯源,生活是我们的归宿而非手段,状态的平衡亦在自己。
3.
我刻意把自己放空,暂停了许多徒劳无功的事情,而这些,之前看起来对我十分重要。
我想象着自己会像电视剧里那般。放空,走出生活,幸得高人指点,顿悟,然后升了一种境界。
而现实是世界依旧忙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其实我多渴望他们驻足,停留,做一番交谈。不过,仿佛很少有人愿意停下。
那我可以把这积极的理解为他们一切都好。
我的生活仍旧平淡,波澜不惊。上班、下班、打卡。每天面对顽皮淘气的孩子还是觉得头疼,会吐槽食堂里难吃的饭菜,会偶尔给朋友圈里秀恩爱的朋友发条信息说,好好幸福。会慢慢的沉下心,去读书,会用笔在本子上写一篇文章,感受别样的文字力量,也会在闲下来的时间看看喜欢演员的电视剧,会慢慢早睡,会给自己做几顿不上火的饭菜。
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煎熬,因为这纯粹在浪费时间,不过刻意放慢脚步后,我能感受的是轻松和力量,这让我十分受用。
物极必反,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不懂得生活,说的也是我这样的人。
4.
我不想总结似的说刻意断更的日子让我体会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毕竟,无论哪一种生活,都是当初自己所选。对或不对,都只在自己。
我们能做的除了偶尔停下来,静心想想这样的日子是否就是当初心中所愿,这样的状态是不是把我带向最佳。
我的朋友曾告诉我说:你要把生活变成自己的,而不是别人嘴里的样子。
我的老师说过:乖,我还是欣赏两年前的你,那种稚气未脱,满身骄傲的样子。
爱洛姐姐说:成熟和成长,都是千帆过尽后心的沉淀,有些经历,一定要亲自去体验。好好努力,去亲自尝试生命里未曾走过的路。
爸爸妈妈说:只要你平安、健康、过得好我们就很知足。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的生命是如此的充盈丰富与幸运,在我的人生路中,总会有一些人恰到好处的给我指引。这让我明白,虽然有时候我会有偏离,但初心从未改变。
5.
一度,我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当中,害怕失败,害怕不太熟悉的人闯进我的世界,恐惧与不安全感侵袭全身,让我更加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我也觉得幸福遗弃了我,让我惶恐不安,让一天二十四小时都不愿停下来的我拼命想要把自己塞得更满。
而现实就像《那些年》中沈佳宜说的那句话:人生本来就有很多事是徒劳无功的啊。
徒劳无功,于太多人来说,那不是他们想要的。不过这一刻对我来说,我却需要这样的徒劳无功。
需要对着一面镜子默默发呆,需要半天时间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需要迷迷糊糊,偶尔神经大条,需要放下规矩刻板和日复一日。
6.
生活本就是残缺不圆满的,她夹杂着徒劳无功和事半功倍。而我的过去,那些不完美,都是凑成完整的现在的我自己必经之路。
来到当下,才能奔向未来。
我们可以不是任何人,但一定不要忘记自己是谁,要做怎样的人。
窗外阳光正好,为何不慵懒的伸个腰,坐下了翻翻那本心爱的书或是叫上三三两两的人,去喝一杯最香醇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