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有无量德号,其中一个叫“正遍知”,即正知且遍知。阿罗汉只有正知,而不能遍知。只有佛圆满通达一切,穷尽法性,故称“正遍知”。
博地凡夫,正知尚且难以达到,何况遍知!故,有疑问是很正常的,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常态,本来面貌。就像潮起潮落,月圆月缺,日日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你去管了又如何,不管又如何?地球该怎么转还是怎么转。你今天有十个问题,明天又冒出一百个问题,层出不穷,没玩没了,活到老,问到老。所以再有问题的时候,不必大惊小怪。
其实,我们色身的样子,也能够反映法身的状况。比如我们的眼睛,只能看前,不能看后,等你转过去了,这边又看不见了;而且即便是眼前,所能见的距离也是极其有限的;即便使用望远镜等科学仪器,范围扩大了些,也仍然非常有限,你能看到极乐世界去吗?即便是掌中之物,也只能看个大概,细微之处,纳米级别,看得清吗?所以,色身的不圆满也就注定了法身的迷蒙昏惑。
而阿弥陀佛所要救度的,正是我们这样的愚劣凡夫。你就这个样子念佛就可以了,就这样念佛,就必定往生!往生就必定成佛,成佛就自然遍知一切。
如果一定要没有疑问才能往生,等于要把凡夫的肉眼换成佛眼才能往生,这是不合理的,阿弥陀佛的本愿也没有这样的要求。
再有,我们的问题,很多都是世俗间的事,也就是生死边的事,很少问真谛解脱的事,这就是典型的没有道心。都火烧眉毛了还有闲情逸致在这里讲这些戏论,“娑婆苦界,杂恶同居;八苦相烧,动成违返;诈亲含笑,六贼常随;三恶火坑,临临欲入”。“诸佛出世,种种方便劝化众生者,但劝即令求生净土,向无上菩提。是故今时有缘相劝,誓生净土者,即称诸佛本愿意也。”
所以,有疑问没疑问,都是南无阿弥陀佛。
而且,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也正是一切问题的终极答案,此是体德;若要展开的话,我们的脑容量内存太小,运转不开,带不起来;等到西方换个“虚无之身,无极之体”,一切的一切,当下现前,了了分明。
故我善亲友,当有点道心,莫在火宅里,戏论纷纷然。
疑问是常态,本来之面貌,过凡夫日子,念弥陀名号。
娑婆已极苦,莫再自寻苦,珍重最后身,随缘相劝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