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来考察历史时期我国的领土面积,每年确实是有所增加的,比如,我国的崇明岛每年正在以4.87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张,而在3000年前,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一些城市、县城还未成陆,是一片海洋,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上海浦东的绝大部分地区都是海洋,而如今这里已是高楼林立,繁荣、富庶之地。
我国的崇明岛
然而,东南沿海地区国土面积的扩张,却是以上游的水土流失为代价的,这里面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中国的主要河流都是自西向东流,中国的地形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态势,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土壤必然会随着河流,进入到东南沿海地区,但是随着我国中西部地区农业文明的发展,水土流失现象则日趋严重,人类的活动加快了中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以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发育速度,长江、黄河、珠江带着大量的泥沙滚滚东去,在河口附近淤积,今天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天津的很多地方,在历史上其实还是海洋,而如今已经成为繁荣、富庶之地,真可谓是沧海桑田。
与此同时,中国的陆地面积其实每年还在“缩水”,这就是土地荒漠化现象,土地荒漠化其实就是土地缩水的结果,水资源遭到破坏以后“就地起沙”,最终变成了不适宜人类居住的荒漠,历史时期,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的土地沙漠化现象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大量的草原,甚至是森林成为了沙漠。
我国甘肃省酒泉市的戈壁滩
我国的沙漠主要集中于草原地区和荒漠地区,草原地区的沙漠主要有呼伦贝尔沙地、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乌兰布和沙漠;荒漠地区的沙漠主要有塔克拉玛干沙漠、河西走廊沙漠、腾格里沙漠、柴达木盆地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等等。
这些沙漠的面积仍然在扩张,现在我国的沙漠面积正在以每年2000至3000多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张,相当于3个新加坡的面积,并且这种扩张,主要是由人为因素导致的,土地一旦沙漠化以后,就意味着养分被人类榨干,“土壤死亡”,意味着人类将无法在此居住和生活,因此,保护祖国的每一寸国土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中国地形图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有一首乐府诗非常的著名,描写的是敕勒人的生活,“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川是当时的一条河流,位于阴山之下,这里水草茂盛,牛羊被野,“风吹草低见牛羊”,如今我们到阴山山脉附近来旅游,见到最多的恐怕是沙地,就算是草原,部分地区也露出了沙丘,“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情景已经消失了。
阴山山脉附近及其南部,现在有三大沙漠,分别是毛乌素沙地、乌兰布和沙漠和库布齐沙漠,但是,在历史上,这些沙漠的面积要小很多,有些地方甚至是水草丰美之地,这里长期以来是我国农牧业的交界地带,秦汉时期的统治者修筑长城,一般要将阴山、黄河、贺兰山囊括在内,充分利用山河之险,然而,到了明朝,明长城则向南至少退却了100多公里,甚至是数百公里,原因就是秦汉长城所经过的很多地方,已经变成沙漠了,人类无法在此定居,明长城被迫向南退却,其实主要是土地沙漠化现象导致的。明长城未能将阴山、黄河、贺兰山囊括在内,所以,蒙古诸部的骑兵经常从河套地区南下袭击明军,而在秦汉时期,匈奴的骑兵是无法从这里越过长城的,因为秦汉长城是依阴山、贺兰山山脉的走势而建,匈奴人无所凭据,而汉朝军队可以以逸待劳,这对于骑兵来说十分的危险。
汉长城与明长城的位置
在汉代,乌兰布和沙漠的北部地区是汉朝朔方郡的临戎、三封、沃野等城,如今这些古城都淹没在了风沙之下,十六国时期,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政权,其都城统万城则是在毛乌素沙地,直到唐代,这里依然水草丰美,所谓“临广泽而带清流”,《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夏州在唐玄宗开元年间,有6132户人口,唐宪宗元和年间,则有3100户人口。唐代的夏州即位于统万城附近,五代、北宋时期,夏州是西夏政权的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到了公元10世纪之时,夏州开始沙漠化,明清时期,统万城早已埋入风沙之中,成为了古城,统万城遗址就是现在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北部的“白城子”,这里距离靖边县县城有58公里。
阴山、贺兰山的位置,中间圆圈处即是毛乌素沙地
我国最东部的规模较大的沙地应该是呼伦贝尔沙地和科尔沁沙地,呼伦贝尔沙地位于内蒙古东部,在历史上,属于呼伦贝尔草原的一部分,呼伦贝尔沙地在新石器时代,草木繁盛,大量的野生动物分布于此,东汉、三国、魏晋时期,随着鲜卑人的崛起,呼伦贝尔沙地开始了农业垦殖,大量的草场、森林遭到破坏,到了元代,沙漠化现象进一步加剧,最后,在晚清民国时期,形成了呼伦贝尔沙地。现在,在呼伦贝尔沙地附近还有呼伦贝尔草原,呼伦贝尔草原是内蒙古的一个天然草场,也是我国牧草资源最好的一个草场之一,如果不加以保护,也会受到沙漠化的威胁。
这些绿色植物在守护着土地不被沙漠化
在内蒙古的东南部地区,还有一个规模较大的沙漠,那就是科尔沁沙地,科尔沁沙地在内蒙古东南部,还有一部分则位于吉林和辽宁,这里,在辽、金之前,还是一片水草丰美之地,科尔沁沙地的沙漠化始于辽代,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大规模垦荒,最终使得这里的草原变成了沙漠,科尔沁沙地原来是科尔沁草原的一部分,现在成为了我国最大的沙地之一,面积达5万多平方公里。
科尔沁沙地的年降水量一般在300至500毫米之间,2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沙漠区与非沙漠区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草原与森林的分界线,因此,如果我们保护好科尔沁沙地,在这里植树造林,科尔沁沙地是可以恢复为草原和森林区的,科尔沁沙地的面积一方面在扩大,另一方面也在被绿化,并且绿化的速度已经超过了沙漠扩张的速度。
我国沙漠绿洲上的良田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地质时期形成的沙漠,很多地方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无法变成绿洲,也没有必要植树造林,但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实际上也在扩张,在历史时期扩张的沙漠,绝大部分都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中部,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穿越了现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上分布有大量的绿洲,楼兰、且末、精绝等古城皆位于这些绿洲之上,然而,唐代以后,这些古城都被沙漠掩埋了,西汉时期,汉朝军队曾在楼兰古城屯田,而到了唐代,玄奘经过这里之时,楼兰古城已经被废弃了,到了明清时期,很多人甚至已经不知道汉代文献中所提到的楼兰在哪里了,直到1900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发现了楼兰古城遗址,才揭开了楼兰神秘的面纱。
我国的河西走廊地区同样分布有大量的沙漠,河西走廊在汉唐时期,自然环境还比较良好,汉代在这里设置了河西四郡,即酒泉郡、张掖郡、武威郡和敦煌郡。唐代则在这里设置了凉州、甘州、肃州、瓜州、沙州等州县,甘肃省的省名“甘肃”二字即来源于甘州和肃州,甘州就是今天的张掖市,肃州就是今天的酒泉市,元代始置甘肃行省,明清时期,河西走廊地区的很多绿洲则变成了沙地,现在,经过多年的植树造林,一部分沙地已经重新变为绿洲了,但是,河西走廊沙漠的扩张形势依然较为严峻,这里的植被需要人类的保护。
中国960多万平方公里国土,每年都在“缩水”,一年废弃3个新加坡
沙漠中的唐代古城
沙漠化的形成不仅仅是沙漠扩张导致的,还有一种沙化的形式叫做“就地起沙”,随着水资源的破坏,土壤养分的丧失,植被逐渐稀少,当植被全部死亡之后,土壤自身就慢慢沙化,这就是“就地起沙”,所以在草原和森林的交界地带,保护耕地资源,不仅要遏制沙漠的扩张,而且还要保护好植被和水资源,防止“就地起沙”。
土地一旦沙漠化,重新恢复为草原或者森林,难度很大,虽然不是不可逆转,但是,要逆转起来,就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所以,我们要保护好中国的草原和森林,防止沙漠吞噬我国宝贵的土地资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植树造林、节约水资源,其实就是在保护我们的每一寸国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