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力作为能量体系|如何做到收支平衡或有盈余

第一部分内容:

1、精力是什么

所谓精力它是一种能量体系,是做事情的能力,精力包括身体的、情感的、思想的和精神的四种力量源泉,主要影响它们的因素有运动、饮食、睡眠等生理基础和情绪压力状况,人的精力状况不可能像时间那么分割的清楚,你可以用筋疲力尽,全情投入,游刃有余等进行评价,无论是体力活,脑力活,还是调节情绪坚定信念等等,都需要时间+精力这个组合,有时候我们不能专注于某件事情,其实也是精力不够,一人有八只手,一人劈成两个人用。


2、精力的体现

我们常听说时间管理,其实精力管理更为复杂和重要,精力就像一个银行账户,在取完之后需要挣回来。

身体:当你感到头昏脑胀、身体虚弱等等的时候就是因为你的精力出现了“赤字”,它也是精力报警的一种体现,这个时候再多的时间投入,都不太会有很好的工作效率。

精神:有的人对工作或生活采用消极逃避态度,不但自己不开心,还可能把负面情绪传染给其他人,有的人积极进取有使不完的劲儿。


3、精力实例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内动力的,要管理好自己的精力也是一样。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顶级自行车车手---兰斯.阿姆斯特朗,25岁时被诊断出睾丸癌。随后癌细胞扩散到肺部,然后是大脑,医生说他存活率不到3%。然而阿姆斯特朗却奇迹般的活了下来,不仅如此他还重返赛场,在他患病的第三年之后,拿了全世界最具挑战性的环法自行车赛的三连冠。

原来在他看来,战胜癌症是一项更伟大更有意义的成就。你完全可以相信自己比想象中的更好,你不具备的能力,只是你还没有遇到机缘被开发出来,只有在危机出现的时候不放弃希望你才可以超越自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磨难的确有它的价值,但前提是你不被它打倒。

以上,如果能有效的管理自己的精力,会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变得更有效率,让我们自己更卓越。

其实要管理精力也简单,把自己想像成一颗电池,记得收支平衡,支出之后要即刻补充,如果透支了一定要尽快修复,如果老是过度使用到最后衰竭了,再怎么充电也充不进去了,所以千万不要敌视休息,要学会给自己减压,现在的人越来越年轻的出现过劳死,就是对自己身体精力的认知不足,一定要劳逸结合,生活有规律,饮食健康,情绪稳定,适当锻炼,随时让自己呼吸有节奏而顺畅,用自然的节奏去生活。

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就是对精力最大的节约。


无论是身体精神还是智慧,它们都像肌肉一样不使用就会萎缩,努力开发就会越来越发达。人的可塑性是很高的,多多的运动可以提高记忆观察等认知能力,有意识的进行思维训练可以防止智力下降。当然能把这一切坚持下去需要的不仅仅是毅力。靠毅力去坚持是很耗费精力的,但是你的坚持一定是值得的。

4月11日我打卡作业里面提到38岁韩寒瘦成闪电18分钟跑完5公里,配速3分43/公里。跑步可以改变一个人,我现在的样子都是自己不负责任的放纵和放任,如果你用心去生活,那么你的健康,财富,容貌甚至灵魂和思想,都是可以由自己把控的。


正如LUCKY看完回复我的,还是要学习说到做到的韩寒,一直在聚光灯下,却还是总让人敬佩。

4、结论结合实际

要让自己积极乐观的生活,突破生活的舒适区,仅仅依靠毅力去坚持还是不够,你得找出你真正在乎的东西,不然很可能被周遭的环境所胁迫。我见过一个新闻,母亲暴走五个月,减重20斤,顺利把自己的肝脏移植给孩子。很多人无法戒烟,但是如果他决定要孩子了,那么对他来说戒烟戒酒就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所以,对亲人的爱可以成为你不错的动力。

5、后期行动与期许

另一方面你也可以跳出小我,为他人服务和奉献也会给你带来幸福和满足。当你能力超

强,待遇颇丰,生活无忧无虑的时候久了,慢慢的工作也就没了热情,无法全情投入。

这个时候你可以试着把自己当做工作中的服务人员,思索自己工作的深层价值,为他人的健康和快乐去努力,试着走进每一个人的心里,也就是说,让自己在工作中去真诚的传播爱,这样你便能重新找回工作和生活的乐趣。

以上主要针对工作中的精力管理,希望大家等能做到平衡或有盈余。


第二部分内容:

接下来的时间,聊一下孩子教育问题,以及教育孩子的精力收支平衡。

专家是这样说的:

儿童心理老师曾给我的同事说过:在孩子没有形成自己的人格前,家庭教育关系应该是正金字塔结构,家长要处于金字塔的上方,来引导和教育孩子。要让自己成为孩子的依靠,在孩子前进时永远能感觉到自己的后方有人支持。孩子在低小年级陪伴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时候你付出了90%的精力,那么未来在孩子长大后你就只需要付出10%的精力了。你只有了解孩子,读懂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


坚持天天做一件事情,爱动、爱闹是孩子的天性,只要不危险,不从高台往下跳,还是要培养孩子的专注。

孩子的成长,不来自父母的说教,恰来自自己的经历、体悟,和由此带来的行动及改变。

正向引导,不是偏离轨道和方向太远,让孩子自由支配时间和精力。

家长精力以及做法:

举生活中的例子:我们老板的孙子一岁多,最近喜欢玩儿墩布,就是很享受墩布水在墩布桶上甩干的过程,一次能玩儿半个小时以上。孩子妈妈就第一时间阻止,理由是把地面弄湿,把孩子自己弄脏。而我们老板认为这件事儿还是顺着孩子,放手让他玩儿。理由是可以打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至于地湿了可以擦,孩子衣服脏了可以换可以洗。

不要直接告诉孩子答案或者结果。生活中学习中培养孩子好的习惯非常的重要。

习惯的养成还是越早越好,培养孩子习惯过程中家长需要不需要打孩子,还是男孩可以打,女孩不能打。关于动手打孩子是不是好的管理方法,这条我们同事之间争论、分歧就很大。

其实也是因人而异,犯错误一定要有惩罚。培养孩子好的习惯。培养孩子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理解。

还有底线只说,举例:孩子考试成绩不好,就要有相应的惩罚,实在急了可以动手打,让孩子记住。

有管理就会有时间的投入,《精力管理》书中也提到家里也是不停消耗自己思想精力的地方,如何做到如何做到收支平衡或有盈余

有管理就应该有方法和时间。对孩子有要求,有约束的前提,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或者能做到。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孩子都是复印件,父母才是原件,当复印件出现问题,要去思考如何提升原件的品质。

我的精力以及做法:

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家长先做到。

举例:要求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当父母的首先要自己能做到。大人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能拿来要求孩子。

作为父母我们都能按时休息,连续早起打卡421天。


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家长的二次成长过程,家长如果意识不到这点,不学习,不成长,那迟早是要被挤出孩子的世界的。

孩子问你问题,如果我一次不懂,二次不会是不是就失去了孩子对我的信任。

或者说想给予孩子一杯水,自己的储备至少是一桶水,或者是一缸水。如果自身就只有半杯水,你无论如何也给予不了孩子一杯水。

日常面对初三的闺女我就负责做饭,买一些水果和酸奶什么的,还有打印各种卷子。

我呢不怎么管孩子,就管后勤,孩子自己喜欢日本动漫,喜欢上哔哩哔哩,说自己喜欢二次元的世界。

做好自己,改变自己,从自身找问题,找出问题,分析问题,诊断问题,执行。是改变周边人最快路径,如果改变不了,只能证明自己改变的不足。或者哪里有问题。


和同桌沟通交流了家长如何投放精力:

同桌娜娜如是说:“自己也是上班族,周末有时也要加班,也是二胎宝妈,白天的时间交给工作,晚上时间陪伴孩子。精力有限,工作压力大的时候,一周总有一次失眠,第二天上班工作就会疲惫,力不从心,不能专注。也没有胃口吃饭,回到家来,还总想对孩子发脾气。自己也不爱运动,经常颈椎疼!现在我要多做颈椎操,计划购置跑步机,先从体能上改变!


我给同桌的建议如下:

其实家庭幸福,儿女健康快乐成长,就已经让人羡慕啦,你要有自信,培养幸福感。你先听阿杰还有白雪老师今晚的课程,把问题再聚焦一下,说出一个你目前最想解决的即可,不用太多,TOP 1即可一个问题即可,咱们围绕着你最最想解决的问题讨论,你就会豁然开朗起来,关于运动白雪大大推荐的KEEP里面的颈椎操可以锻炼起来。

纪伯伦在他的书里曾这样描述孩子: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从属你们。孩子们有自己的选择和人生道路要走,他们有自己的思想和自由。父母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父母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结束:

精力管理其实就是知道在什么时候干什么事,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该上班就上班,该带娃就带娃。

不管你是20岁,还是50岁,都需要精力管理。

每个人只有24小时,而精力充沛的时间不多。

我们要做的不是让我们一天有48小时或72小时,或者更多。

而是让你懂得如何让你在24小时合理地维护精力和正确地使用精力。

2020年4月14日

Barcode 阿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