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二代的人文岛100问?

四十一、人文只在自我的内心世界吗?

有朋友问道:看你前些天说的,我感觉人文其实就是自我修行,就在自我的内心世界里,与他人无关也与社会无关,是这样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

竹简的回答是:提升人文素养人文是一种自我修行的过程,人文要在自我的内心世界里站稳脚、扎下根、结出果。但是,内心世界的自我修行,是在与他人的互动中进行的,与他人和社会息息相关,片刻都不能分开。

所以,在接下来的三十问中,我们就要走入人文岛的第二个板块,重点谈论一下人文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我们的话题将围绕人文与人情冷暖、人文与人心沟通、人文与人性愉悦这三个部分来展开。

四十二、人情冷暖是什么?

古语说:良言一句暖三冬、恶语伤人六月寒。

我们常说:某某说的话暖人心,某某让人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某某给人冷冰冰的感觉,某某做的事真让人心寒等等。

有时不是某一个人某一句话,而是一群人合力而为,打造了人情冷暖的氛围。比如,我们外出打工多日,春节前回到了黄河岸边的老家,从走入村口那一刻起,街坊邻居的招呼,亲戚朋友的问候,家人的期盼的面孔,甚至家中大黄狗的撒欢,都会让一股暖意从心头升起,驱走刺骨北风带来的严寒。

人情是有温度的,这个温度就是人情冷暖。

四十三、人情冷暖是客观的状况还是主观的感触?

有位高人说过一句名言,叫做“心静自然凉”。这是说的人的心态可以改变对自然界温度的感觉。于是有人就问了,既然对自然界温度的感觉都可以通过心态而改变,那么对人情制造出来的温度不就更可以改变了吗?

这话说得有道理,人情冷暖有客观的成分,但应该是一种主观的感触。

欢迎和冷遇肯定是有着客观的区分的,比如我们突然有事闯到朋友家,朋友脸上挂着笑嘴里却说什么“你还是吃过饭来的”,或是什么都没说却慌着上街买牛肉和啤酒,这两种状况背后的态度昭然若揭,傻瓜都看得明白。

“你还是吃过饭来的”,潜台词是不想管饭。面对这样的状况,不同的人反应可能也截然不同。有的斤斤计较、念念不忘,有的一笑置之、毫不萦怀。

四十四、人情冷暖对我们很重要吗?

当然很重要了,甚至和吃饭穿衣比起来都不差多少。

有的时候,我们不缺吃不缺穿,却因为人情的受挫而觉得心里纠结的不行,或是憋屈的不行。比如,当我们处理不好亲情关系或是友情关系的时候,这种受挫感犹如骨鲠在喉,又好像芒刺在背,让我们的快乐感随风飘逝,吃的再好穿的再亮靓也无济于事。

有的时候,我们可能生活贫寒,却因为人情的顺畅而倍感温暖,就着咸菜啃个烧饼也会兴致勃勃,漫步在雨中也会流连忘返。

我们的生活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情的冷暖。不是吗?

四十五、人文能够改变人情冷暖吗?

昨天在一个朋友的微信圈里看到一句名言,是一个叫叔本华的大咖说的,“我的哲学虽未替我赚进半文钱,却替我省了不少开支,心智生活的功效也是一样的”。

大咖就是大咖,说的话真是精辟。而且这句话正好可以用来回答我们今天的问题。

我们可以把“心智生活的功效”理解为人文素养,人文素养虽然不能替我们赚进半文钱,却能够让我们少花钱甚至不花钱就享受快乐。因为在许多时候,人文是能够改变人情冷暖的。

我们经常说“某某某很好”,这个“很好”恐怕不是他或她长得有多好、个子有多高、皮肤有多白、身材有多匀称,而是他或她为人好。对于为人好的人,我们是不吝啬笑脸和热情的。

四十六、人文是怎样调试人情冷暖的呢?

人文调试人情冷暖,有以下几种渠道。

一是让暖洋洋的场景和色调出现的更多一些。比如,我们做人好、有分寸、有趣味,走到哪里都受人欢迎。

二是让冷冰冰的情形和感触入心的稍少一些。比如在一些有利害冲突或是遇到天敌的时候,无论我们怎么做得好,换来的都是冷脸,这会儿我们想得开、稳得住,不让对方的冷脸驱走我们心中的阳光。

三是通过努力把冷冰冰变成温乎乎,至少不是那么冷冰冰。比如有时出于误会和误解,让我们遭遇了人情的寒冬。我们善于化解和沟通,把寒冬变成暖冬。

可能还有其他渠道,但竹简以为这三种渠道是基本的、常用的,能够把这三种渠道用好,就很不容易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四十七、面子是什么东东?

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面子对我们很重要,因为有面子就意味着自尊心得到了满足。有的时候,伤了别人的面子结下的仇怨,比损害了别人物质利益都更难以弥补和化解。

面子与社会地位密切相关,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这个现实告诉我们“人人平等”还是天际线上若隐若现的彩虹。

在职场中,面子体现为层级之间的管理关系。被主管指责,我们可能反唇相讥,因为主管也是打工的,决定不了我们的加薪、升职、去留等。被老板训斥,我们只能服服帖帖,因为老板一句话就能把我们开了,让我们丢掉饭碗。

在生活中,面子的情况稍微复杂一些。你有钱,但我的工资不是你发的,所以我可以给你面子,也可以不给你面子。你有权,但你的权管不住我,所以我不一定要对你毕恭毕敬。

四十八、面子与人情冷暖有什么关系?

许多烦恼和纠葛,是与我们没有把面子问题处理好有关。由此而来的,许多人情冷暖,都与没有把面子摆到一个恰如其分的位置有关。

我们应邀去参加一个酒会时,先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是你不到不能开席的主宾,还是你不参加大家会表示遗憾的贵宾,或者是你去与不去酒会都照常进行的来宾。如果只是个来宾,却因为主人没有高接远送而心生怨气,感到丢了面子、受了冷遇,那恐怕就怨不得别人只能怨自己了。

我们面对一个社会地位低于自己的人,也要想一想自己对人家有什么价值。就算是暂时握着对方的生存饭碗和利益软肋,我们也大可不必作威作福到极致,也完全可以平等待人、给对方以起码的礼遇。想想吧,如果换位而处,你的感触又是怎样的呢?如果我们的社会地位与对方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就更得忘掉自己的所谓身份,彼此平等相待,这样对方的笑容就是发自内心的,我们感觉到的温暖就是真实的。

四十九、把面子放错位置的危害有哪些呢?

把面子放错位置,至少有以下几种危害。

一是轻则自寻烦恼、重则自取其辱。比如没有贵宾的身份却要求享受贵宾的礼遇,就是自寻烦恼。如果遇到个性格粗疏的,借着几杯酒下肚再出言不逊,被主人拉下脸来驱走,那就是自取其辱了。

二是明则有损形象、暗则滋生恶缘。就算在某个场合你暂居大猫的位置、可以为所欲为,就算众人畏于你的财富地位、能够曲意逢迎,可是大家心里不服,心里会不认可你,以后时光流转翻过盘来,和你算老账也未可知。

三是近则自我麻醉、远则心理扭曲。陶醉在面子里是很爽的,爽得有腾云驾雾的感觉。可惜这种陶醉是有害的,会让我们拎不清自己有几斤几两,久而久之自我认知会出现强烈的偏差,最后的苦果还得自己一口一口咽下去。何苦如此?

五十、把面子放错位置的常见情形有哪些?

竹简梳理了一下这些年的所见所闻,概括了以下几种情形。

一是把背上驮的神像当成自己。前面讲过这个故事,就是把身外的东西当成自己的,以为自己很了不起。比如有些老板,因为掌握了员工的饭碗,就以为什么都比员工强。

二是老虎冲着大雁发威。有的老板在自己的领地里是老虎,一呼百应、人见人敬,可出了自己的领地仍把自己当成老虎,仍要求人见人敬,这就有毛病了。

三是总以为自己是舞台上的演员。有些人觉得很受关注,自己咳嗽一声十里八乡都会跟着操心,自己忘刮胡子了大街小巷都会生出猜测和议论。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几种情况下,面子肯定会放错位置了,也不免会经常有“没面子”的烦恼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为什么是创二代的人文岛? ——开篇的话 问出这个问题,说明我们可能没分清科学和人文的区别,我们习惯地以为科学知...
    唐小宫阅读 3,764评论 0 4
  • 八十一、创业能力也离不开人文吗? 有的人在质疑这个问题的时候,可能已经准备好了不少生动鲜活的例子。比如,商界有许多...
    唐小宫阅读 3,359评论 2 5
  • 三十一、人文与安全有关系吗? 先明确一下,这里我们说的安全就是大家通常理解的人身安全,是指人的身体可能遭遇的各种威...
    唐小宫阅读 2,920评论 0 4
  • 二十一、人文与健康有关系吗? 有人可能会在心里嘀咕:人文和健康怎么扯得上呢?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 竹简翻开《黄帝内...
    唐小宫阅读 1,846评论 0 2
  • 六十一、愉悦是生活的必须品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得说清愉悦是什么和不是什么,也就是我们经常喜欢说起的“不忘初心”...
    唐小宫阅读 2,77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