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普通话

发现最近好充实,一心想当一名配音员,不断练习普通话。想起了大学时候,跨越了好几万里,坐了三十多个小时的火车,才到的学校。

发现交流困难,刚开始有同学问我“你们以前上学,是有普通话上课吗?”我说“是啊。”同学接着问,“那你说的,我们怎么听不懂呢?”呜呜呜呜呜呜..... “我讲的确实是普通话,我们那都是这样说话的,老师也是这样教的。你们说的普通话,有时我也听不懂...”我反驳到。有一次去图书馆,管理人说,听你声音,好像是越南泰国那边的人,你们说话对我们来说,就像是外语。我赶紧打圆场说,我是靠近越南的地方...说完赶紧溜了,生怕人家说我是偷渡过来的.....后来上普通话课,才知道,原来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那么我这个和北京相差十万八千里的十万大山山民,说就是广式普通话,平舌和卷舌不分,前鼻音和后鼻音不分,更没有‘r’的发音。后来我明白了说好普通话的重要性,除了上普通话课外,课下还找了艺术生播音主持的同学学习,她现在是某电视台的新闻主持人。可惜那时候我对于那些26个字母的发音,在已经根深蒂固的前面十几二十年的发音中,已经特别难纠正。好像每个音都和北方同学发音的口腔位置不一样。但是我有个非常棒的普通话老师,他说了他以前的普通话在班里基本是倒数的,浓浓的乡音。但是经过不断的练习,不断摸索,后来成为了婚姻主持,各种活动主持,也超越了当时班上普通话顶尖的同学。在课程学习完后,要现场考试,其实我还那时候没有摸到门道,就是一脸茫然的上课,轮到我考试时,我选了一篇关于母亲的文章来读,很认真很投入的读着,最后忍不住抽泣起来,班里的同学都看着我,我能感受得到,但是我还是继续读下去,随着往下读,我的声音也嘶哑了。好像文章里的人就是我,说的是我的童年的故事。好像是关于河流的故事,具体的我已经忘了。读完,我赶紧把眼泪擦擦,不让同学看到。后来老师给我打了92分,这个分数完全是出乎我的意料的,在我想来可能就是六七十,最高也就80吧。老师接着拼了我的作品,说播音员,最重要的就是感情,这点有很多普通话很标准,声音很好听,也很难做到,而我做到了。作为南方的孩子,普通话要说得非常标准,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接着讲了上面他以前的故事,我知道这位老师是勉励我,也勉励很多想要学好普通话的同学。他的名字我忘了,但是这个分数却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尽管我知道实际上我的普通话水平达不到这个分数。但是声音里情感表达是我的强项。

到今天已经毕业了六七年了,在这个疫情时期,我捡起了普通话,这些年我的普通话虽然没有什么具体长进,还是平卷舌不分,前后鼻音不分,但是语音上已经改善了很多,广式发音,已经明显改善。这还得益于我支教的学校,无可奈何的没有选择的教了孩子的拼音哭,当时真是无措,后来一边在网上学习,一边教孩子们,把自己学到的,再教给或者分享出去,自己绝对学到的更多。

今天分享怎么打开后槽牙,即打‘牙关’用手大拇指和食指,弄成一个圆,就像是话筒的圆弧,食指和拇指的指尖相对小一些,相当于人的嘴唇,里面的弧度,就是后槽牙。用打哈欠可以帮助打开后槽牙,打哈欠时,不要打出来,而是在口腔里的时候,就是后槽牙打得最开的时候,我练习了,终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后槽打得越开,你的舌头可活动的地方就大,要是没打开,你舌头再灵活,声音再美,发的音也是遍和窄的。如果你和我一样喜欢朗读,正在走进播音的路上,我们一起结伴而行,相互鼓励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