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皮囊》有感
《皮囊》是蔡崇达的第一部文学作品。他没有含着金汤匙出生,只是和那个年代大多数人一样,在乡镇的老石板屋长大。他的文字不华丽,不犀利,唯有被艰苦生活磨砺后的沉稳与智慧。那些带给他重要启迪的人,则被现在的蔡崇达从回忆中拾起,以自己的方式叙述那些故事,同样给我们的心灵点上一盏明灯。
也许生活中有各种他人的声音激励我们充实自己,努力成为人上人,但最终,我们都是为自己而活。没有人能把你从平庸的人群中大力拉出,唯有你自己脱颖而出。也只有这样,当你在一群看上去与你同样优秀的人面前,才不会睁着一双慌乱的眼睛寻找自己背后的助力,而是拥有着自己的自信,透出舍我其谁的气势。
少年时期,蔡崇达村中比他大几岁的文展便有这样一种超脱同龄人的梦想。兔唇的他并不自卑,心中有着一股跳出这小村子的勇毅,制定好了高中、大学的计划,且做着一项“大事业”——自己整理历史大事件,记在纸上。他自诩是不平凡的天才。
而青年文展却出人意料地变得世故圆滑,那承载着他梦想的厚厚一沓纸早已随着他渐渐冰冷的心而被丢弃。我想,也许是他承受不住城里人对自己身体缺陷的嘲笑,也许是发现即使再努力,也很难改变自己与那些城市孩子的差距,也许是发觉自己的坚持太过渺小可笑,他最终无能为力地回到村子,潦草地度过余生。
他对渐渐成名的蔡崇达说了一句话:“为什么是你,不是我?”生活就像是与他开了个玩笑,把他的美好梦想都给了蔡崇达。这很奇怪,却也不奇怪。
假如一个人把自己定位得太高,做出了再完美的计划,却没考虑可能会出现的挫折,光有一腔热情又有什么用呢?为了卓越而卓越,只是一个金玉其外的梦罢了。
没有一个真正成功的人会认为自己已经很成功。目前的成绩不过是他们一步步走来的,而他们仍在脚踏实地地继续走下去。
其实死亡的那一刻,才是一个人最有价值的时候。而后,我们的灵魂便从肉体中逸出,脱离皮囊的桎梏,消逝在风中。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副各不相同的皮囊。而在这皮囊之下包裹着的是血肉,是同样一颗跳动着的心。
我们赤裸裸而来又赤裸裸而去,匆匆走完这一遭,最终都湮没在时光的洪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