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风邪《皇帝内经》里说“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在(大寒,立春,雨水,惊蛰)这四个节气最猖狂,它能通过侵犯体表使毛孔大开而进入人体,特别会攻击人体阳气聚集的部位,像背部,头部,上肢等。风邪有个绝招,就是跑,它不会老老实实地待在一个地方,一旦进入人体,就打起了“游击战”总而言之来水就叫“善行而数变”
㈡ 火邪 什么是火邪?比如,辣的东西吃多了,不仅脸上长痘痘,甚至还会口腔溃疡,牙痛,这就是火邪伤身的表现,在(春分,清明,谷雨,立夏)这时,天地阳气上升,正是人体火气最旺盛的时候,如果平时注意不当,很容易就会“惹火上身”。火的特点是上炎,比如火苗都是往上的,所以人一上火往往首先表现在头面部,像牙痛,脸长痘痘等。
㈢ 暑邪 天气炎热的时候,你会看到柏油马路上冒着热气,这就是暑气,暑是火的极致,比火邪还要厉害,暑在(小满,芒种,夏至,小暑)要避结伴作恶的暑邪,人一旦中暑就会马上出现高热,面红耳赤,眼睛红肿,心烦意乱。暑邪容易升散,一旦进入人体,体内就会变得很热,这些热火留在体内是会把内脹烧伤,暑邪伤人的时候还喜欢拉上一个同伙,就是湿邪,这叫“暑多挟湿”,暑邪不仅天气炎热,而且多雨,又热又潮的湿气,所以暑湿这两个邪魔常会合伙侵犯人体,这个季节,你就要做好双重防范准备了。
㈣ 湿邪 湿属于阴邪,特别伤人人体的阳气。人一旦受湿,经脉的运行速度就慢了,消化吸收的功能也弱了,要知道,脾是最怕湿的,所以湿气一上身,首先伤到的就是脾 。(大暑,立秋,处暑,白露)要避催生肿瘤的湿邪,把木头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下时间久了就会变质,长木耳,蘑菇,如果湿气在体内逗留太久,就容易生炎症,肿瘤,这一类的东西,所以必须引起重视。
㈤ 燥邪 秋分一到,皮肤就会常起屑,眼睛,鼻子,头发都感到发干,这就是燥邪出来活动了。(秋分,寒露,霜降,立冬)要避催人快老的燥邪,五脏里面最怕燥的那就是肺了,肺为娇脏,凉点不行,热点也不行,最受不了的就是燥,本来经历了热季的闷热,你的肺能量已消耗不少,如果这时不做好滋阴润肺的功课,肺就很容易成了燥邪的“俘虏”。
㈥ 寒邪 寒属阴邪,一到(小雪,大雪,冬至,小寒)这几个节气,它很容易就把人体的阳气伤了,表现出来就是全身发冷,关节疼痛,不出汗等症状,也叫“阴盛则阳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