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P成长日志-行动管理复盘:时间掌控感、试错、结构化

本篇是对IDP第二阶段【行动管理】学习的复盘,整合思维导图在文章末尾。

(O)事实

1.何为【行动管理】?

第一阶段的学习是目标管理,对目标有了清晰可靠的规划之后,就需要可靠的行动执行。而更加高效(质量+效率)的行动有助于达到我们追求的目标和状态,让目标真正落地实现。

同时过程的执行依托于时间管理  和 执行过程控制,在克服一定阻碍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辅助工具等来帮助我们实现行动的过程。

2.提升个人【时间管理】能力:通过认识自己的时间和合理的时间规划完成。

认识时间是为了更好的利用时间,在一定阶段的时间记录后对自身时间进行分析,找出黄金时间和时间黑洞,是实现高效执行的前提和规避浪费时间风险的途径。

时间的流逝是无法改变的,但是对时间的规划是我们延长时间价值的途径。这里时间规划的实现利用【时间管理矩阵】和【事项清单】等工具提前进行规划和评估完成记录和分析定期统计和总结,在不断的小步尝试摸索出自身的时间管理体系。

3.实现【高效执行】的必备途径:提升专注力和精力管理。

行动的高效包括质量效率的保证,此项的实现通过巧妙利用方法工具(清单)来对执行过程进行控制。

提升专注力:边界思维,保持专注,降低干扰。

精力管理:始终围绕“事情结构化”的原理为大脑减负,同时在身心方面的维护也是保证精力,提升效率的重要一端。

4.【主动执行】需要克服阻碍,养成MVP思维!

主要阻碍:伪完美主义、拖延行为

解决措施:MVP思维、MEPS行为干预模型

(R)感受

1.【行动管理】的学习让我接触到很多实在的行动技巧和思维,打破以往僵硬的思维枷锁。

2.这个阶段的学习有很多工具和方法的介绍,但需要注意工具始终是起辅助作用,帮助我们达成目标,养成习惯之后是可以卸下的,不要为了使用工具而使用。

3.而在整个学习阶段和生活中运用始终要贯穿的是思维方面的尝试,这阶段很典型的就是“MVP思维”(minimum viable product),”低成本、快速试错,小步快跑,敏捷迭代”,与“贝叶斯定理”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断调整,快速迭代”有思维和行动上的统一之处,同时MVP思维更加强调有产出才有反馈。

(I)反思

这么多工具的接触自己还需多加一段时间的摸索,从头尝试,找到自己合适和习惯的时间记录方式。自己在任务安排上总是无法把握好完成进度,很容易出现当日计划完成进度堪忧的境况,反思的结果是安排进程太满和执行的效率未有提高,还需在这两方面上多加注意。

(D)行动

积累了一定量的时间记录,接下来需要再分析和调整。同时做阶段性输出以获得反馈,例如寻求建议、讨论等。

【行动管理】思维导图

按照课程进度和整合将【行动管理】阶段分为四大部分:认识时间、时间规划、高效执行、主动执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