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睡前读物是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由于之前只混迹于网络言情之列对芥川龙之介这个大师级人物没有任何了解,当初买这本电子书完全因为kindle在搞活动,出于占便宜的心态完成交易的。却没想到一不小心拜读了大师的作品,还让自己深深触动。
目前读了《罗生门》《竹林中》《地狱变》《鼻子》这几篇文章。初读《罗生门》时对作者深沉问题却采用轻描淡写产生了疑问,以为是故意为之,之后定会浓墨重彩。一直到结局也没出现我以为的大部头似的段落或语句。文中对家将简短的心理描写“是饿死还是做强盗”之后文章自然地行走,当他抢走拔死人头发的老妪的衣服去换食物时完全忘了当初还纠结过“是饿死还是做强盗”这件事,似乎一切都顺理成章,无任何不妥。
重新阅读,想要由作者的文字分析出正确的出路是什么,不过却失败了。作者并没有进行道德批判,他只是个叙述者,告诉你事情的发生,正因为如此,更让人深思。
“饿死还是当强盗”这有没有正确答案呢?从道德高度来说肯定是饿死啦,毕竟饿死是小失节事大;从自然生理来说求生是本能,有得活干嘛还求死呢。
所以这里要说的是,如果是我遇到要么饿死要么强盗的生死关头,会如家将一样选择当强盗把衣服拿去卖了换食物。在我看来,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即使没有尊严如蝼蚁般活着也是愿意的,只要活着就会有希望,就有可能摆脱现状,而不是永远停止在那一刻(突然明白了《冰与火》里席恩为何当初如此屈辱的活着)。此刻,应该会有人搬出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气节来无尽讨伐吧,可是每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想要活下去没什么不对。如果在乎旁人大众的眼光,那还是选择饿死吧,反正迟早会因受不了而死去。
《鼻子》是也很想写写的,京都某寺庙内的一位僧人因为鼻子过长而闻名。僧人因为百姓的同情、僧侣的照顾和自己的不便对自己的长鼻子十分憎恶,总觉得大家对他指指点点,经常嘲笑他。一次偶然的机会弟子帮他把鼻子弄短了,想说这下大家就不会嘲笑了吧,可是当大家看到他时没表现出什么,转身过后却哈哈大笑。僧人十分懊恼,不该把鼻子变短了,后来鼻子又长长了。
在看《鼻子》的时候,觉得僧人真傻,让旁人的反应决定鼻子的命运。长鼻子给自己带来了不便,不好的就舍弃,而不是因为大家的嘲笑就改变决定。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在乎着旁人的眼光做着不利于自己的决定,这样真的好吗?
本人看《罗生门》《鼻子》其实就只看出了这点表面的东西,对于各种赏析里写的“利己主义”把我得来的表面东西升华了。《鼻子》里旁人的“利己主义”是看了赏析才明白的:当别人不如自己时的同情,变好后的嘲笑,这真的很可怕。可是过多在乎旁人的眼光而对自己做出错误的决定是更可怕的事情。
芥川龙之介果真是大师,短短两篇小故事让人思绪万千。当然,我写这文不是要宣扬“利己主义”,只是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并且为之坚持,太在乎外界会给自己带来困扰并影响其决定。
你要对自己负责。
第二天。附上一张今天的素食照片。
晚上11点30分。距离截止时间只有半小时了。难产的文终于出来了。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