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爱啃骨头的猫咪
书中精髓:如何辨别日常生活中的精神虐待和我们该怎么应对这些精神虐待。
在进入正题之前,先给大家讲两个小故事。第一个故事发生在夫妻关系中。很长一段时间,丈夫都不愿意跟妻子聊天,即使偶尔说两句也都是冷言冷语,妻子每次想跟丈夫多聊几句都会被他打断,妻子感到很伤心,她追问丈夫自己哪里得罪他了,丈夫也不理她。妻子常常一个人反问自己“到底我哪里做的不对?他为什么不能跟我好好说话呢?”。第二个故事发生在职场上,男同事小李嫉妒女同事小高业绩比他好,又被领导重视,于是心里很不服气,他经常当着同事的面对小高冷嘲热讽,还会用半开玩笑的话伤害和挖苦她。虽然小高感到了小李的敌意,但是无法确定那是不是幽默,而且当着那么多同事的面,小高也不好意思直接翻脸。
上面这两个例子是不是经常会在生活中遇到?很多人意识不到,其实这是一种精神虐待。
本书《冷暴力》就探讨了人际关系中的精神虐待行为,这本书是畅销法国20年的心理学经典之作,书中首次全面揭露了广泛存在于婚姻、亲子关系、职场和社会中那些伤人不见血的冷暴力。施虐者披着亲密关系的外衣,肆无忌惮地渗入受虐者的生活,使其成为自己精神虐待的猎物。作者伊里戈扬博士通过大量的案例描述了精神虐待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施虐者的主要手段,并站在施虐者和受虐者双方的角度做了详尽的分析。之后,她阐明了精神虐待的短期和长期后果,分别针对家庭和职场中的精神虐待现象提出了实用性的建议。
本书的作者是玛丽-弗朗斯·伊里戈扬,她是一位医学博士,也是法国精神分析学家、心理治疗师、被害人学专家,她曾经在巴黎第五大学任客座教授,专攻精神暴力行为,主要研究职场上的精神虐待。伊里戈扬博士还曾数次作为嘉宾出现在法国的电视节目上,并积极推动法国针对职场和家庭内部精神暴力的立法进程。
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下面,我将从三个部分为你讲述书中的主要内容。第一个部分,是了解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精神虐待;第二个部分,讲一下精神虐待会带来哪些后遗症;第三个部分我们一起看看,针对生活中常见的精神虐待作者给出了哪些实用建议。现在我们就一个个来说。
第一个部分:了解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精神虐待。
精神虐待是一种冷暴力,不同于身体虐待,这种行为可以伤人于无形,不留痕迹,难以界定,但会给受虐者的心灵造成极大的摧残。下面我们从夫妻关系、家庭关系和职场关系来具体讲一下日常生活中的精神虐待。
第一个内容,关于夫妻间的精神虐待。
夫妻间的精神虐待常常把伴侣当成共犯,甚至要伴侣为自己的受虐负责。比如夫妻一方对另一方采取无视和拒绝的态度,要求对方不管去哪都要报备,任何情况下都要接电话等。在这种关系中,施虐的一方对受虐的一方进行强迫式的控制和要求,虽然受虐者内心极不愿意,但是他却无力反击、无法自卫,并且他的内心深处非常痛苦和压抑。这种精神虐待的手法十分细腻并且不易发现,旁观者很容易认为那是小两口单纯的夫妻拌嘴,实际上那是企图在精神上甚至肉体上毁掉另一个人,而这种企图有时候往往会得逞。
我们用一个故事来说明。阿明和安妮相识于两年前,当时安妮与一位有妇之夫有婚外情。阿明说很爱安妮并且想要跟安妮结婚,阿明苦苦追求安妮,最后安妮终于同意嫁给阿明。但从这时开始,阿明的行为就变了。他对安妮开始疏离,吃饭时,安妮刚开口说话,他就会摆出不以为然的表情。安妮想跟他好好聊一下,但每次都被他拒绝。渐渐地,安妮变得沮丧。安妮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收入也高,她喜欢逛街买衣服,但每次阿明都会指责她乱花钱。两个人出去约会,阿明总是挑剔安妮的衣服品味太差,穿的鞋子太丑,安妮让阿明陪她去逛街,阿明又说自己太累不愿意去。安妮不断的问自己,一个处处批评她、干涉她的男人,是不是真的像他说的那么爱自己。
在这段亲密关系中,显然阿明就是施虐者,他想要掌控安妮,既希望她能经济独立,同时又要对自己百依百顺。一旦他发现安妮有任何想要反抗的举动,他就会折磨她、打压她,对她实行精神虐待。阿明常常会让安妮处于阴晴不定、无所适从的情景中,他把安妮圈在固定的范围内并保持安全距离,通过压抑和制服她,迫使安妮屈从于自己的控制。
第二个内容,家庭关系中的精神虐待,我们这里讲的通常是发生在亲子关系上的精神虐待。
出现在家庭中的精神虐待会产生无法打破的相互联系,一代接一代的传下去。很多时候,这种虐待躲在“教育的幌子”下,而父母经常就是精神虐待中的施虐者,他们会对孩子直接或者间接的施暴,比如对孩子进行言语的羞辱,拒绝给孩子关爱和亲情,让孩子做一些他完成不了的事情等等行为来控制、虐待孩子。
我们通过下面这个故事来具体说明。小丹的母亲自己婚姻不幸福,父亲抛弃了小丹和母亲,从此以后母亲的脾气开始变得暴躁和多疑。只要一提到父亲,母亲就会感到非常羞辱和愤怒,然后就会指责小丹什么都做不好,将来也不会有出息。每次当小丹想表达自己的意见时,母亲就会毫不留情的打断她。小丹长大后仍然躲不掉母亲的冷言冷语,她不知道该怎么办,她认为自己作为女儿,不能对自己的妈妈说狠话。妈妈的婚姻已经不幸福了,自己不能再让妈妈伤心。
事实上,小丹的情况很常见。父母因为自己的婚姻不幸福,却无法通过直接报复对方让自己心里好受一些,于是就把所有的愤怒、恨意从配偶那里转移发泄到子女身上,使孩子成为他的施虐对象,而孩子却无法选择。这些父母操纵子女,随意对他们辱骂嘲讽,甚至会认为自己这么做全是为了子女好,目的是在管教孩子。但是实际情况是,父母只想发泄自己内心的愤怒、委屈和不甘。更为糟糕的是,子女通常会忍耐父母,对于父母的所作所为,他们都会选择原谅,并且把过错转嫁到自己身上,他们试图去了解,为什么父亲或者母亲会那么痛苦。
第三个内容,职场关系中的精神虐待。
在职场上,有时候在我们因为工作努力升职加薪之后,被一些人嫉妒,他们会对我们怀有敌意,并把这些敌意完全的展露在工作中,比如当众说一些嘲讽的话、当众批评和指责我们、故意找茬不配合工作等等。这时候就要告诉自己,你正在遭受职场上的精神虐待。起初的时候,精神虐待和骚扰的恶意并不明显,却在暗地里不断地扩大,受虐者原本不想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发怒,但是施虐者却不断的加重对受虐者的虐待,长期下来便会让受虐者身心疲惫,直至最后受虐者实在受不了,要么选择忍耐和屈服,要么就自动离职或转岗。
我们来看一个故事。小丽原来是一家大企业的总经理特助,她工作勤奋,业绩突出,被破格提升到同集团内责任较重的岗位。上任以后,她发现以往共事的秘书们对她充满了敌意。她们不把信件或者口信传给她,还会故意弄丢档案,当众对她冷嘲热讽,还会偷听她的私人电话。小丽向上司求助,上司却跟她说,假如她不能赢得秘书们的尊敬,就说明她没有能力加入管理层。上司还建议她转岗到责任比较轻的部门。
故事中的秘书们作为施虐者对小丹的升职并没有任何恭喜和支持,反而是在背地里使坏,疏远她,对她冷嘲热讽,他们这一连串的故意行为,目的在于引发小丹焦虑甚至是崩溃。而上级的坐视不管默认秘书们的行为,成为推波助澜的帮凶。为什么小丹会成为施虐者的目标?被选为施虐目标的人一开始并不是很懦弱或者敷衍偷懒的人,反而是那种工作勤恳的工作狂,他们很晚下班、周末加班,全身心铺在工作上,而对周围的人情世故不大理会,也不会维护同事关系。原本与大家处在同一起跑线,突然有一天小丹被升职加薪,她跟秘书们从原来平等的关系变成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难免会被秘书们嫉妒与孤立。而上级领导的不闻不问,只会让冲突恶化。受虐者不禁觉得自己身处险境,防不胜防,而知情者的坐视不管对受虐者来说更是双重打击。
好了,这就是今天给你讲的第一个内容:日常生活中的精神虐待。我们来总结一下:精神虐待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夫妻间的精神虐待中,施虐者把伴侣当成共犯,甚至要伴侣为自己的受虐负责任,在这种关系中,很容易导致受虐者无力反击、无法自卫,并且给他的内心留下了严重的心理创伤。家庭关系中的精神虐待常常躲在“教育的幌子”下,父母作为精神虐待中的施虐者会对孩子直接或者间接的施暴,用言语辱骂、指责孩子,让孩子感受不到任何亲情和爱,给孩子的心理留下极大的阴影。职场中的精神虐待的手段更为老套,起初,精神虐待和骚扰的恶意并不明显,但是却在暗地里慢慢开展,而受虐者通常不愿声张,直到最后受虐者实在受不才会选择屈服或者自动离开。
第二个内容:精神虐待会带来哪些后遗症。
虐待攻击的本质,在于瞄准对方无力防御之处。凡是受虐者暴露在外的弱点,施虐者都会锁定并打击,他们对受虐者的弱点在哪里有很强的直觉,也能用杀伤力最强的手法让受虐者感到痛苦和难受。在很多真实的案例中,那些弱点可能正是受虐者不愿承认的,而施虐者的攻击便让这些痛苦的真相再一次的展露在别人面前。施虐者利用言语、行动、表情等攻击受虐者,强迫他不得不面对自己的缺点或者已经遗忘的童年的创伤,随后受虐者内心的自卑、抑郁、自我否定等情绪也被激发出来,接下来施虐者要做的就是等着受虐者走向崩溃。
那么不同时期的精神虐待会带来哪些后遗症呢?我们来一一说明。
在短期的精神虐待下,受虐者通常会有以下几种表现:
第一种表现是退缩。一旦掌控关系确立之后,施虐者会以间接的小动作狡猾的进攻,不激起公开冲突便能让受虐者不得安宁,受虐者则担心公然失和会让关心破裂,所以也会退一步忍让。由于受虐者的屈从,施虐者会越来越嚣张,对自己的掌控权越来越有把握,而受虐者则会越来越抑郁,越来越失去自我。
第二种表现是混乱。受虐者在完全被掌握后陷入混乱,他不敢或者不知道该如何抱怨,仿佛是被打了麻药,头昏脑涨,无法思考,他开始变得麻木。虽然他感觉到了不公平待遇,却因为不知所措而无法回应。
第三种表现是怀疑。当暴力虐待开始慢慢变得明显的时候,它打击的是受虐者被麻痹、毫无防备的心灵。施虐者自己完全没有内疚、自责或者难过的感觉,这让受虐者难以理解,甚至整个人会崩溃。受虐者开始不断地反问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要受到如此的对待?他也会问施虐者对自己有什么不满,自己该怎么做才能改善他们的关系。但是施虐者是不会告诉他任何答案的。受虐者渐渐对自己产生怀疑,并且认定是因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才会被如此对待的。
第四种表现是压力。施虐者把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受虐者,来逃避压力或内心痛苦,但是受虐者却不知道怎么逃,当矛盾不断出现,受虐者又无力改变,反而让暴力愈演愈烈,让自己身心疲惫,最终导致压力过大引发如心悸、闷压、呼吸困难、失眠、头痛、焦虑及消化系统疾病等身心不适的症状。
第五种表现是恐惧。精神虐待者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都会让受虐者感到恐惧和害怕。受虐者的警觉性开始提高,并学会对对方察言观色,看施虐者的表情背后是不是带有攻击行为。为了不受伤害,受虐者会对施虐者越来越客气并且不断退让。但是他们对施虐者的宽容态度,只会让自己被虐待的更惨。
最后一种表现是孤立。受虐者在面对所有的虐待行为时都会感到孤单。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向外人倾诉自己在过去或者现在所遭受的待遇,那些充满恨意的表情、非语言的暗示以及影射中显示的暴力,他们不知道该怎么解释给别人听。当精神虐待发生时,他们还会一心护着对方认为是对方反应过度,一切都是自己的问题。
以上这六种表现就是在短期精神虐待会产生的后遗症,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如果长期处在精神虐待中,会出现哪些后遗症。
第一个是创伤。受虐者意识到自己一直受虐时会感到震惊。在此之前他一直自信满满没有任何怀疑,即使有外人指出他在受到精神虐待,他也不会承认。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自己的内心开始动摇,由于没有心理准备,这些出乎意料的情况让他受到很深的创伤,他感到世界都崩溃了。受虐者在幡然醒悟后,会觉得身心无比的疼痛,他太晚才发现自己是牺牲品,是被操控的玩偶,他会对自己以前被操控的反应感到惭愧。
第二个是代偿失调。代偿是指当某个器官的组织发生病变时,由原器官的健全部分或其他器官来代替补偿它的功能。代偿失调包括心理防御等调节机制恶化或失灵。人的抵抗力非常有限,它会逐渐消耗,导致心力枯竭。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代偿机能就会减退,长期病痛也会随之而来。受虐者长期遭受精神虐待,处于极度紧张和恐惧下,随之而来的会出现空虚、疲倦、没有精神的状态,有的受虐者还会出现溃疡、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身体上的问题,他们不得不依靠药物进行治疗。
第三个是分手。随着所面对的危险越来越清晰,受虐者一般会有两种方式回应,第一种是投降并接受主宰,让施虐者任意妄为;第二种是为了解脱而反抗。如果双方分手,必定是受虐者带着痛苦及内疚的情绪离开;而施虐者却以受虐者自居,大嚷着自己才是受害者,最后让原本的受虐者失去一切。
上面这三种就是长期遭受精神虐待会出现的后遗症,很多受虐者表示即使身体已经脱离了施虐者的掌控,开始过上充实满意的生活,但曾经的经历仍然会带来强烈的痛苦,人际关系中丝毫的虐待迹象都会让他们紧张和害怕,甚至再次被焦虑、失眠、悲观等不良情绪的困扰。
好了,这就是今天给你讲的第二个内容:精神虐待会带来哪些后遗症。我们来总结一下:施虐者会利用受虐者的弱点对他进行攻击,使用语言、表情、动作等强迫受虐者面对自身的缺点或者已经遗忘的童年的创伤,唤醒他内心的自卑、抑郁、自我否定等情绪。短期的精神虐待会让受虐者变得忍让退缩、头脑混乱、不断的怀疑自己、身心有压力、感到恐惧和孤独,长期的精神虐待会让受虐者身心受到更严重的侵害,他会感到深受创伤,精神崩溃,他的身体代偿机能逐渐减退,各种头痛、心悸、胸闷、溃疡等疾病也会出现,受虐者为了逃离被控制而选择反抗,最后带着痛苦与内疚的情绪分手离去,而施虐者却会摆出遭到遗弃的被害姿态,让受虐者失去一切。在离开施虐者多年后,受虐者依然会感到痛苦,无法真正走出来。
最后一个内容:针对生活中常见的精神虐待作者给出了哪些实用建议。
在《冷暴力》这本书的最后,作者针对夫妻与家庭、职场分别给出了应对精神虐待的实用建议。我们虽然永远赢不过施虐者,但是我们可以从自身着手,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保护自己。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给出的这些实用建议是怎么说的。
第一个针对夫妻与家庭的实用建议,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调整应对方式。首先,受虐者应认清虐待的过程,并明白自己为婚姻或家庭的冲突负全部责任是不合理的,再来是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把罪恶感放到一边。受虐者必须放弃容忍到底的想法,并且承认自己爱的人的性格中显露出了对自己而言很危险的部分,所以自己必须自卫,不能为其所害。
第二个部分是行动。由于受到掌控,受虐者一直过度委曲求全,所以必须要改变策略,坚决行动,不要害怕跟对方发生冲突。受虐者的决心会逼得施虐者摊牌,此时受虐者一定要坚定自己的态度,否则一旦发生任何改变,都会引起更严重的虐待行为和挑衅。受虐者一旦开始行动,就可以打破恶性循环,逃脱施虐者的掌控。
第三个部分是心理对抗。为了从心理上对抗虐待行为,支持是不可或缺的,受虐者需要寻找家庭中自己信任的人,在必要时刻得到他的支持和帮助。有时只要有一个人表达信任和支持,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会让受虐者重获信心。
第四个部分是法律介入。在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发生在夫妻家庭中的虐待只能靠法律干预才能解决,客观的运用法律,可以让外人看清事实真相,并向虐待行为说不。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法律判决需要有证据才能达成,但是精神虐待很难能提出确切的证据,所以当精神受虐者决定与施虐者分手时,应该设法让虐待行为发生在第三者面前,而且这个人愿意作证。受虐者也必须保留所有书面证据,包括文字、截图等,若受虐者能够证明施虐者对自己污蔑中伤、羞辱或者感情疏离,便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离开对方。
比如第一个故事中提到的阿明和安妮,安妮若想要摆脱阿明的控制,就一定要承认阿明对自己实施精神虐待是事实,而且阿明对自己的指责、掌控、干涉已经严重地侵犯到了自己的权益,安妮必须要采取行动,对阿明的各种虐待行为坚决的说不。同时,安妮也可以请求自己信得过的朋友家人帮忙,坚定自己想要离开阿明的决心。如果最后阿明还是纠缠不休不肯离婚,安妮可以收集阿明对自己进行精神虐待的证据,通过法律来保护自己。
调整应对方式、心动、心理对抗和法律介入是在夫妻与家庭中出现精神虐待时应该采用的四种方法。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针对职场中遭遇精神虐待时给出的一些实用建议。一共包括三个部分,我们一个个来看。
第一部分是调整应对方式。认识精神虐待的过程,在首次发现精神虐待的迹象时,最要紧的是记下任何形式的挑衅或攻击,受虐者必须搜集所有的虐待征兆和迹象,写下对所受虐待行为的描述,复印任何可能为自己辩护的证据。同时,要记得寻找目击证人,哪怕只有一个,对施虐者的指控也能够被别人相信。
第二部分是心理对抗。一个人必须心理健全才能保护自己。施虐者通常的手段是引起愤怒、制造混乱不安来挑衅受虐者,使对方犯下错误,所以受虐者一定要学会反抗。作者建议,无论感受如何,受虐者尽量表现出不在意,保持微笑并幽默的回应,让施虐者说他想说的话,自己则保持冷静镇定,不加入施虐者的游戏。
第三部分是行动。在职场上,为了摆脱施虐者的掌控,受虐者必须不厌其烦地回应对自己不利的沟通。为了预防虐待行为发生,受虐者不能让命令或者指示中存在任何模糊暧昧,一定要明确不确定的地方。如果还有疑虑,作为员工可以要求在正式的面谈中获得解释,若遭到拒绝,可以提出书面请求,这可以在日后发生冲突时作为两人之间缺乏对话的证据。宁可让别人认为你多疑甚至偏执,也不要被抓到把柄。
我们来看看,在讲职场中的精神虐待的案例时,主人公小丽该怎么摆脱自己的处境。首先,小丽在秘书们对她进行精神虐待时,要先记下她们的挑衅行为,比如交代给她们的工作不按时完成反而说没有收到工作通知时,可以事先保存发送邮件、发送信息布置工作时的截图作为证据。小丽要建立强大的内心,在面对秘书们的冷嘲热讽时,可以不动声色的微笑面对,用幽默机智的话回应,面对对自己不利的流言,小丽一定要跟领导解释,如果领导不听,可以通过写邮件、发信息等方式告诉领导,甚至是级别更高的领导。在职场上遭遇精神虐待时,关键是要保持自己内心的镇定,把注意力集中在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绩效上,不对这些施虐者的挑衅做任何回应。
好了,以上三部分就是针对职场上的精神虐待的实用建议,鉴于目前没有工作中禁止精神虐待的法律法规,所以只能靠我们自己去应对。
这就是今天给你讲的第三个内容:针对生活中常见的精神虐待作者给出了哪些实用建议。我们来总结一下:针对夫妻与家庭,作者提出受虐者首先要调整应对方式,认清虐待的过程,并明白自己为婚姻或家庭的冲突负全部责任是不合理的,再来是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采取行动,不害怕跟对方发生冲突,坚定自己的态度,打破恶性循环,逃脱施虐者的掌控。在与施虐者对抗的过程中,需要寻找支持、帮助自己的人来增加信心。最后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让自己摆脱施虐者,但需要注意一定要保存好证据。针对职场,作者给出了三个建议,跟家庭里的精神虐待一样,当受虐者开始意识到被虐待时,一定要注意收集所有的虐待征兆和痕迹,施虐者通常会用引起愤怒、制造混乱不安来挑衅受虐者,受虐者要保持镇定和冷静,学会不回应施虐者的挑衅。为了摆脱施虐者的掌控,受虐者必须不厌其烦地回应对自己不利的沟通,明确要求在正式面谈中获得解释,如果被拒绝,就提出书面请求。总之,在职场上遭到精神虐待,要勇敢的为自己辩解。
最后,我们再来简单总结一下今天分享的内容,如何辨别日常生活中的精神虐待和我们该怎么应对这些精神虐待。
第一,了解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精神虐待。伤人不见血的精神虐待广泛存在于婚姻、亲子关系、职场和社会中,施虐者披着亲密关系的外衣,肆无忌惮地渗入受虐者的生活,使其成为自己精神虐待的猎物,对受虐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而受虐者因为忍让、退缩、纵容使施虐者更加肆无忌惮。
第二,精神虐待会带来哪些后遗症。作者通过自己在心理治疗方面的执业经验,阐明了精神虐待的短期会给受虐者带来退缩、混乱、怀疑、压力、恐惧和孤立的后果,长期发展下去会给受虐者造成创伤、代偿失调和分手的后果。
第三,针对生活中常见的精神虐待作者给出了哪些实用建议。作者伊里戈扬博士强烈建议受虐者不要自暴自弃,一定要学会通过调整应对方式、积极采取行动、强大自己的内心和寻求支持者的帮助等方法来摆脱施虐者的掌控,从而获得自由。
【完】
作者:爱啃骨头的猫咪,微博读书书评人。
习惯早起,喜欢读书,业余写字,最近又爱上健身。
不吃鱼只啃排骨喝鸡汤的阿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