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9 孩子找到内心平衡

情景:小男孩乐乐在区域活动时候,把另一个小朋友的拼图玩具的一块,丢到了很远的地方,自己还气呼呼的。

另一个小男孩快快看到这个举动,走到乐乐跟前,看了乐乐一会儿,上去一把把乐乐也推倒了。快快不明白为什么,然后两个人你一下我一下,争执起来,最后都哭了!

老师马上介入,结果令人捧腹又深思。

乐乐扔玩具,因为那个小朋友怎么都拼不对,乐乐告诉他怎么做了,他还不听,让人生气,所以把他玩具扔了。

快快推乐乐,因为乐乐扔别人玩具是不对的!(我看到他犹豫了下,要不要推,最终还是决定推了他)。

这个案例是很典型的用武力发泄自己不满的情绪而不想后果。孩子发生矛盾冲突,有时不是因为调皮捣蛋,而是因为他们自觉有不得不出手的理由,都觉得自己是正义的一方。至于别人会怎么样反应,对不起,真没有考虑到。

为什么哭呢,原因很多,莫名其妙,被老师批评,我受”委屈”了等等都有。

我问他俩: “扔玩具,打人,对不对?”

“不对的。”俩人异口同声回答!

“为什么不对?”

“不能扔玩具,”“不能打人”

在接下来估计都是老套的回答了,我发现我也问错了方式!

“是的,你们说得对。”

“他做不对还不听,挺生气吧!”我关注到了他当时的情绪。

“是的”乐乐第一次抬头看了我一下。

“那玩具被你扔了,那个小朋友会不会难过呢?”我反问道,让他关注别人的情绪。

“会的!”“好的,去道个歉,以后不能这样了”我见好就收,有机会再让他们去感受别人情绪,控制自己行为,毕竟,这种情况不止他一个。

“回来再想想,遇到别人做错了还不听,或者见到有人扔玩具,我们应该怎么告诉别人呢?”

“他总错,教了他也不听,没办法!”

“告诉老师!”快快想出一个办法,挺传统的办法,我心里嘀咕一句。

“乐乐你觉得这个办法可以么?”

“可以吧!”

“还有其它办法么?”“—-”

“如果你想到什么更好办法,或者你看到别人不扔,不推也能告诉到他做错了,请跟我分享,可以么?”

我再强调了告诉,也许我可能还没有表达到位,但是之前,在这两个动作上,他们应该有点记性了吧!还是有点忐忑。

孩子就是这样,没有想太多,其实成人生气了也这样,想不到太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