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文艺的创作导向是以人民为中心。
创作方向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创作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创作方法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创作格局是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
创作目标是推出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作品。
文艺创作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艺创作的的永恒主题是“歌唱祖国、礼赞英雄”。
文艺工作者“对中华民族的英雄,要心怀崇敬,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传扬”。
之所以有以上文艺创作的高要求,全在为了实现高境界的文艺理想。文艺理想的第一重内涵自然是创作出高品质的文艺作品。但是,如果仅仅把对文艺理想的理解停留在这一层面,则必不能成长为伟大的艺术家。“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所以,文艺工作者一定要把握住文艺理想的第二重内涵:通过文艺成就实现文艺之外的社会效果,借助文艺作品的广泛流传使得崇高的精神长久流传。
文艺工作者要全面实现文艺理想,除了上面提到的方向、主题、任务等方面的要求,还必须具备创作的基本能力、端正创作的基本态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入生活、贴近人民,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态度;以高于生活的标准提炼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能力,文艺工作者既要有这样的态度,也要有这样的能力”。
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目的:引导人们找到思想的源泉、力量的源泉、快乐的源泉。
“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个性的优秀作品,要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更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即“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文艺工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绝不能缺失文化自信,因为“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
社会主义文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