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里面说过,只有看过之后能把一本书的内容复述出来,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看过了是浮于表面的理解,深入思考才能真正得到。
暑假又看了一遍《革命:2020》,每次读完这本书都有不一样的感受,所以我今天就要把这些感触写下来。
这本书的作者是印度作家奇坦·巴哈特,说起这个作家可能很多人一脸懵逼:谁啊??那说说另一个人物吧,被誉为印度“社会良心”的著名演员阿米尔·汗,我们许多人都看过他主演的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而《三傻》这部电影正是改编自作家奇坦·巴哈特的小说《Five Point Someone》。
我相信正是“社会良心”驱使,奇坦写下了这本《革命:2020》。
在相似的考试制度下,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似乎都是冲着同一个目标,让虚荣心膨胀的大学名号,未来就业后可以获得的钱或权去努力、上进,渴望通过披星戴月的辛劳能够换取一丢丢所谓的荣耀或幸福,也希望拥有更好的名次在自己喜欢的人面前炫耀,在这方面,戈帕尔的好哥们拉戈夫完胜戈帕尔,以至于在戈帕尔补习的一年里,拉戈夫出尽风头,一举拿下戈帕尔魂牵梦萦的女孩阿提。
渴望子女光宗耀祖诚然无可厚非,但在印度,这个与中国有着很多相似处与可比性的国家——同样是种步履维艰的煎熬。僧多粥少,独木桥纵然凶险,却依然能够招惹人民前仆后继,无法顾及被践踏被折杀的苦楚。于是戈帕尔的父亲坚持要他复读一年。
“整整一夜我都无法入睡。我的脑海中只能不断地想着她她她”
结果可想而知。
你可以说这是盲目,这是悲哀,但对任何一个出身平凡的家庭而言,这就是出路。千军万马要走过一条独木桥,几家欢笑的背面,还有成千上万家的哀嚎。戈帕尔的再次失利,让身背高额欠款的父亲再也扛不住疾病的吞噬而撒手人寰。
“又也许,我认为自己才是杀死他的元凶。”
这一刻,世界仿佛都不向戈帕尔的方向运转。
“你想当大人物吗,戈帕尔?”
我依旧低着头,一个劲地盯着意大利大理石地板上的黑白图案。
“或者你想继续当一个普通人,任由你的朋友走在你的面前?”
我的喉咙顿时哽咽了。我抬起头,直视他的眼睛。
“你有女朋友吗,戈帕尔?”
我摇摇头。
“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你只是一个小人物。”
我点点头。BHU停车场上阿提跟拉戈夫热烈拥吻的场景忽地出现在我眼前。假如去BHU(著名大学)的是我,去科塔(补习地)的是拉戈夫,那她的决定会不会因此不同?我看着舒克拉·吉。他身上没有一处是对头的,但是他给我提供了一个机会。一份工作,一个批准,他妈的一次机会,人生在世,有时候需要的就是这些。
“我会做的。全印度又不是只有我一个在行贿。”我说道,“我也想当大人物。”
官官相护,贪污腐败,钱权勾结,金钱与权力的蛊惑,使一穷二白的戈帕尔迷失心性。戈帕尔这个人物是不完美,但他后来的人生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却是受到了印度这个体制的影响,在印度,办大学的大部分都是没有念过大学的。傻不拉几的人才去读大学呢,脑子灵光的人直接就办学校。原来教育问题其实不在高考,不在学校不在师生,而在这样的社会体制,专心搞学术的却办不了学校也当不了校长,想办个学校也不容易,各种部门的审批和检查,各种该有的证件都得拿钱开路。
在利欲的诱惑下所引发的后续效应我们不难想象,戈帕尔的学校办的越来越好,行贿手段越来越丰富,钱也越赚越多,他深陷其中最后难辨东西。戈帕尔后来的命运走向也让人感慨万分,我想我们心中滋长的不应该是一边倒的憎恨或者嫌恶,而更应该是那种嗟叹之余的惋惜与庆幸,和对一个曾经走投无路者的理解。
Revolution
“《革命 2020》。这是拉戈夫的目标。就是说,等到2020年,印度的这一场革命就会发展成熟,年轻一代会掌握权力,我们可以把老一套的腐败体系推倒,然后建立一个新的。”
奇坦通过对这个体制的逐层曝光,牵引我们把逐渐目光聚焦到“革命”的旗号上。而拉戈夫近乎殉道者式的抗争,如雨后春笋般给这个黑暗的社会带来无比耀眼的良知、责任与光明。
“但请你来看看我们洛萨恩普尔村的情况。到处都是脏水,一半的孩子都病了。现在已经死了6个。”
“洛萨恩普尔的污水厂是另外一个。可能那里也有人钻了空子”拉戈夫应到。
“但是没有人报道啊。政府什么事都不做。你是我们唯一的希望了。”农民把他的头巾摘下来,放在拉戈夫的桌子上。
面对烂到骨子里的制度,拉戈夫却坚持了一根笔杆一份钢铁的匹夫意志。“革命2020”,瞄准了若干年后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对腐败的社会与没落的道义宣战,而要走到这一步,又必然需要个体的奋斗与牺牲,最起码必须有人敢于身先士卒,呐喊出第一篇振聋发聩的辞章。
“改变,让印度变得更加美好。我们活着就是要做这件事。”拉戈夫答道。
“你认为2020年印度将会有一场革命,你真的这样想吗?”
“是的,但这需要我们一致冲着这个目标,切实行动,牺牲小我。”
拉格夫做到了,而围绕在他的执念周边的民众也感应到了,这就是光明的道义的感染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瓦纳拉西辐射到全印度,也许真会有那么一天这个体制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与体制作对要面对的艰辛不是一般人承受的起的,在披露了大量政府的不作为,官员的贪污腐败之后,拉戈夫也得到了惨重报复,唯一的工作室被砸个稀巴烂,没有钱什么也玩不转。
“那个相貌平平的二愣子戈帕尔·米什拉,那个当年被你教导说‘明年可以再考一次’的小屁孩,现在就坐在奔驰车里。而你,只有一台坏掉的印刷机。你觉得自己帅死了,是吧?我让你帅,很快你的女朋友就是我的了。不过,她本来就是你从我身边撬走的。”
“校长。”司机打断了我的幻想。
当你窝在心中多年的想法终于可以说出口时,如何遣词造句才最淋漓尽致呢?我希望这句话能够把他炸飞,就跟终极武器扫过去一样。我要让他知道我这一辈子一直被笼罩在他的阴影之下。我要让他看着我的车子我的生活,妒火中烧,要让他失去从我身边偷走的女朋友,生不如死。我要昂首挺胸真心实意地戳着他的鼻梁说:“我比你强多了,死蠢货。”
我觉得故事的引人深思之处正是此时戈帕尔的抉择,得到老区长的女儿阿提,就可以竞选区长,事业也会更加辉煌,而那个拉戈夫,呵呵,谁会去在意一个小人物?换做我们,会怎么选择?
我的心理活动又冒出来了。你来这里是干嘛呢?你是来炫耀自己大获全胜,而他一败涂地?你的生活就这点追求吗?你以为就因为有漂亮车子名贵西装,你就比他优越了?
戈帕尔在自己生日当天策划了一场误会,伤透原本可以做自己妻子的阿提的心,通过人脉重新给了给拉戈夫一份工作,阿提最终也回到了拉戈夫身边。
戈帕尔耸了耸肩。“当区长的话,他比我合适多了。要是我当上了会怎么样?那肯定是搜刮更多的钱。他选上的话,还是有机会改变一些东西的。”
这本书也让我深刻的感觉到印度有些若有若无的中国影子,一个没有理想,没有道德,没有准则,而只有利益、金钱、贪污、腐败、欲望的社会就是杯具。看完这部小说,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切身感受,更有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迫切期待,最后,除了对人物命运感叹几句之外,我们或许更应该去反思我们当前所面对的壁垒与所沉陷的局面,并朝着真正的道义与光明迈出下一个脚步。中国也在改变,年青一代已经崛起,到2020年正是我们这一代人走向社会的时刻,所以
“改变,否则被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