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4我在悦读】誓将造反进行到底----曲沃武公

书目:《诗经密码》作者:刘蟾

上次我们说到曲沃桓叔的儿子姬鳝,就是曲沃庄伯一直在努力完成老爸的心愿,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要造反不断。

曲沃庄伯姬鳝一共造反了两次,但都是以失败而告终的。

第一次是公元前724年,也就是晋孝候16年的时候。曲沃庄伯进攻晋国杀死了晋孝候,但是大宗的贵族们这个时候却是团结一致,把曲沃庄伯赶回去了,然后立了晋孝候的儿子做国君,是为晋鄂侯。

第二次是公元前718年,这一年正是卫宣公筑台纳媳的那一年,晋鄂候重病身亡。曲沃庄伯一看机会来了,就赶紧的趁乱继续造反。结果差一点就成功的时候,半路却杀出个程咬金,周桓王派兵支援来了。

这一下又把曲沃庄伯给打败了。然后他们又立了晋鄂候的儿子,史称晋哀侯。

这个时候的周桓王啊,他刚刚当天子才两年,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还是想着主持正义,啥都管管的,所以这次造反就因为去周桓王的阻挠才没有成功,至于后来的被郑庄公打败,被射了一箭,那也是因为实力实在太差没有办法的事情。

曲沃庄伯被周天子坏了好事,是又气又恨,结果过了两年就病死了。于是重量级的历史人物,曲沃武公,登上了历史舞台。

曲沃武公依然是秉承了爷爷和父亲的遗愿,时刻准备着再次造反。不过他的造反大业也比较费劲,一共经历了三次大战,才终于得遂心愿。

第一次行动是在公元前709年,曲沃武公和晋哀候大战,晋哀候的战车被卡在树林里,结果就被曲沃武公俘虏并杀害了。咳咳,被大树卡主,果然是很悲催呀,谥号为哀,也符合情理了。

晋国只好再立晋哀侯的儿子为国君,这个新君年龄太小,历史上就成为晋小子侯,哎呀妈呀,这个称号让我笑的都喘不上气儿来了,怎么这么能这形象的糊弄人啊!

然后第二次行动是在公元前705年,这小子候实在是个年幼无知的可怜孩子,曲沃武公跟他说要见见面聊聊天,吃顿好吃的啥的,这么诱哄了一下小子候就被骗出了国都,然后曲沃武公就趁机把他给杀了。

你说这人也太不人道了,对小孩子也下的去手哈。

这时候周桓王一看不行,曲沃武公你这太不像话了,你不能这么胡来啊,你看你这都不把我放在眼里了。

于是又一次派兵攻打曲沃武公。曲沃武公跟他爹一样也战败了,只好又重新回到了曲沃城,坚守不出。

曲沃武公诱杀孩子这种做法引起了许多人的反对,你不但接连对同宗人下黑手,连这么可怜的小孩子国君都不放过,实在太不是东西了。由此可见你身边要么没有贤人,要么你就是固执己见,否则怎么会有这么凶残的事情发生呢?

于是晋国人就开始四处传唱,一首诗讽刺曲沃武公不是东西的诗,这首诗被称为《有杕(dì)之杜》,收录在《诗经·唐风》之中。

有杕之杜,生于道左。彼君子兮,噬(shì)肯适我?中心好之,曷(hé)饮(yìn)食(sì)之?

有杕之杜,生于道周。彼君子兮,噬肯来游?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一颗树木孤独生长叫杕,杜指杜梨树,又名棠梨树。

“有杕之杜,生于道左”就是说一棵杜梨树,孤单单地长在路旁。噬是语气助,曷就是为何的意思。

这首诗用孤单生长的杜梨树来比喻曲沃武公残杀同族,最后落得亲戚无存,形单影只。它是借助一个大夫的口吻进行叙述的,说曲沃武公啊,你看你现在都成什么样了?可怜兮兮的没有一个亲戚,为什么还不听劝呢?为什么还不来和我共饮一杯,听我的劝阻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