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曹操翻案真艰难

曹操(公元155--220年),小名阿瞒,字名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他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和杰的诗人。在政治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众多的割据势力,恢复了中国北方的统一,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并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政策。文化方面,在曹操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世称三曹)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其重要著作有《孙子略解》、《兵书

接要》、《蒿里行》、《龟虽寿》等诗篇。曹操很会用人团结部众,所以他的部下呈现兵多将广,谋士如云的气势。用人实行“唯才是举”的办法,非常得人心。执政期间,实行屯田解决军粮问题,减轻人民负担:兴修水利,恢复生产,用这种办法,解决了流民问题。曹操如此,他的儿子们呢?也都很不一般,有的文采出众,有的武艺高强,有的聪敏过人,四个儿子出类拔萃,个个都是好样的。丕、植二人文采出众,写诗作文与父操等身。特别是曹植,名声超过其父兄,被晋朝大诗人谢灵运称作“才高八斗”的今古奇才,曹操也酷爱奇才,曾想将他立为继承人。无奈打破“废长立幼”的规定,又加上阴谋家兄长曹丕的恶劣运作,使自己失去父爱,最后败在兄长手下,成为其兄打击的对象,著名的七步诗

,就说明其兄弟间斗争的残酷性。曹丕继父职权后,迅速逼汉献帝刘协下台,自己做了大魏皇帝,追封其父曹操为魏武帝。毛主席诗中的“魏武挥鞭”就是以此而论的。曹操的另一个儿子曹彰,是一个身经百战的大将,为操统一北方建立了丰功伟业。曹操以此为荣,每当战争不顺利时,他就想起曹彰,说“吾黄须儿若在,岂容敌寇称狂”。足见曹操对其子的重视。曹彰、曹植是曹丕当皇帝的威胁,所以后来二子皆死曹丕之手。封建统治者为了“帝”权,有什么“兄弟情”、“父子情”“骨肉情”从这一点说,他们不能与我们老百姓相比!曹操的小儿子曹冲是曹操的最爱,因此儿太聪明了,著名的历史故事“曹冲称象”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足见其聪明的程度。可惜这孩子得恶疾难治,年少早天,给了老曹当头一棒!曹操痛苦着说:“吾悔杀华佗,使吾儿疾无人治矣!痛哉!”

曹丕为帝,因度量狭小,也没有太大作为,只是文学史上有重大贡献,39岁去世,只做了六年的皇帝。

以上说了曹操父子的杰出才能,可谓中国有,世界不多,父子才能令后人叹惋,若无家族中的政治博弈,“三曹”在文学上该有多大贡献呐!惋惜之余,就再谈谈为曹操翻案之艰难,原因何在?有当时文献为证:

曹操少时,为人不端,有一次某家娶媳妇,与袁绍等恶少进洞房看人家的新媳妇,恶少们见新媳妇貌美,就尽来恶作剧刁难新媳妇,曹操比袁绍等恶少更坏,想独享新媳妇,就出院外放了一把火,大喊“强盗来了”,洞房里的人一轰而散,都去追强盗,曹操就进洞房把新媳妇背走了。

与曹操同时代人有大量记载说曹操好女,兵伐宛城,进城后就把张绣(宛城太守)的婶母邹氏强占了,在当时反响激烈。还,兵进冀州灭袁绍,有人说此次战争就是为了强占袁绍的儿媳妇甄氏,可惜这次计落空了,“天上掉馅饼”,儿子曹丕替父承接了这块“美食”!弄的曹操也无可奈何。曹操姬妾成群,正史《三国志》是有记载的。在曹操65岁去世时,对自己的妻妾还作了专门的安排,要他们各学手艺,要自食其力的活下去,言外之意,就是别靠别人养活。

曹操好奸诈,常拿手下人作替罪羊。一次战争,因军中缺粮,他让粮官克扣军粮,苟延残喘,引起了军事哗变。曹操不为粮官负责,反而将粮官当众正法,借了粮官的人头,平息了这次哗变。

曹操还借酒梦杀自己的政敌,闹得声誉不雅。

曹操留在历史上的最大污点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当时很让人反感。他独裁于朝廷,敢杀皇后贵妃,毒杀皇子,弄得臭名昭著。

与曹操同时代人不满曹操的作为,对着曹操的面说:“汝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听后没有反感,哈哈大笑,笑纳了这句“赠言”,当时人评说“这句话说到曹操心肝上了,再无话可说了。”有人问“公有不世之功,为何不代汉自立?”曹操慷慨回答“若天命有我,吾愿作周文王。”言外之意说“不愿留骂名于我,儿子们敢代汉而为,让他们承担罪名吧!见曹操的奸猾达到如此的地步。

够了,就举这么几项,就够曹操受用了。再加上后来《三国演义》的渲染,几百年舞台的灰脸形象,曹操翻案何其容易!尽管历历代有人大赞过曹操。唐太宗李世民就是曹操的得力粉丝,近代鲁迅为曹操唱过赞歌,毛泽东主席也有意开脱曹操,名人郭沫若写文章于1957年的《人民日报》,大书“为曹操翻案”,郭沫若还写京剧剧本《蔡文姬》,将曹操树为正面形象,毛泽东为配合此举,让中央委员都去看京剧《蔡文姬》,一些委员看了《蔡文姬》后说“若如剧中所述曹操形象,我愿做曹操的入党介绍人”。

这就是群众的反响。几十年来,人们还是不能接受曹为正面人物,可见恢复名誉有多艰难奉劝诸君,在人民群众中认真表现自己,不要留恶名于世,一尘不染者,自能流芳百世万代敬仰。

曹操的不良行为,也遗患后代,子孙没有他父子的才能,半壁江山只能在风雨中飘摇。他的孙子辈被废的被废,被杀的被杀,一个个都坐不稳帝位,特别是玄孙子曹髦作为大魏皇帝,在大街上就被权臣司马昭派人刺杀了,皇帝的威风哪里去了?这就是报

应!当初曹操父子就是这么对待汉献帝刘协的,老天有眼,曹家子孙不得好死。随着皇位的转移,大魏变成了大晋,曹皇帝移位于司马皇帝,大晋武皇帝司马炎大开杀戒,要把姓曹的皇族斩尽杀绝,曹操的子孙傻了眼,逃出性命者赶紧躲避,为了存其一脉,老曹子孙只好改姓为“操”,以便躲避司马氏已经磨快的屠刀,现在世上的姓“操”者,就是曹操的直接后代,天幸存其一脉,可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就是历史的教训,值得后人铭记。

一报还一报,历史就是这么循环,司马氏也有曹氏末日这么一天的惨相,大晋落日的余晖还没有散尽,宋武帝刘裕也向大晋皇族挥去了屠刀,司马氏的滚滚人头落在了皇宫内外,没有见司马氏改名换姓,但天不绝人之路,后世仍有司马氏。当皇帝者笑在脸上,喜在心上,但总有厄运来临的那一天。只要当皇帝,绝不会给子孙留下福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整个三国,正史以《三国志》最为著名,但影响力最大的还是《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取材于东汉末年和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飞过的百合花田阅读 1,754评论 0 3
  • 今天下午胃胀只好去久违地跑步。真好,绿植满目、蓝天白云,还有锻炼的老人家,遛娃的爸妈,人情风物分外祥和。 初跑还有...
    寂往阅读 81评论 0 1
  • 昨天,有两位同事分别在看到我之后带着惊叹的表情跟我说,“你现在真漂亮!”“真俊!”我知道他们不是在恭维我,所以欣然...
    八十分柚子阅读 354评论 3 3
  • 晚风舞柳月上银,星鳞桂藻送长亭。 自古中秋人团聚,何奈官书不候卿。 情化轻风扶君泪,思转浓云劝君回。 嘱待异乡蝉休...
    浅陌_37c6阅读 5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