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社第四届“桑梓杯”之家乡风土人情分享主题诗词活动参赛作品

图片发自简书App

序:第四届“桑梓杯”之家乡风土人情分享主题诗词活动参赛要求如下:

主题:分享家乡的风土人情,美食美景等

体裁:古体诗、律诗、绝句、词牌均可

大赛组委会:长安旧人、小薇、禅猫、霙愔。

东道:泓颖

奖品:泓颖家乡特产一份。


参赛作品如下:


《天净沙·凉卷粉》

辣椒大蒜生姜,酱油酸醋白糖,

卷粉芝麻暗香,全部浇上,酸甜可口思乡。

备注:家乡凉卷粉,酸甜可口,爱不释手!


《臊子面》(乐府)

笑歌春云擂,麦种天下升。

磨面冬风酝,麦收天下平。

揉压并切擀,红白与黑青。

一碗百姓厨,一碗帝王厅。


《点绛唇 · 荔枝》(词林正韵)

雪玉红袍,露啼匀淡胭脂语。

满枝风絮,吹细轻寒雨。

一骑红尘,拂散华清雾。

苍生苦,几曾怜抚,舟覆余残舞。


《如梦令 • 故园》(词林正韵)

几点蛙声翻碎,数朵白云蘸水。

老树卧鸣蝉,桃李清风拂翠。

微醉,微醉,一枕幽窗浓睡。


《如梦令·白洋淀》

春日扁舟鸥鹭,秋暮渔舟归渡。

寒水泛归舟,应是秋风情愫。

常诉,常诉,人在荷塘春驻!


《破阵子·赏荷忆故园》

池面荷花翠碧,香风三里花妍。

恰在心思荷韵致,鱼跃清波溅玉环。

鱼潜水下莲。

常忆芦花飞荡,絮飘万里悠然。

恰到骄阳初夏日,菡萏香闻渡小船,

梦回芦苇沺。


《漁歌子·家园》

月上云端泄月华,池旁蟋蟀和鸣蛙。

月光下,籁音佳,声声引我就桃花。


《泉城》(七律·平水韵)

春来细柳染鹅黄,夏至荷花点墨香。

秋爽云升湖水净,冬寒雾降古城茫。

温城山色鲜衣衬,暖脉清泉碧玉藏。

如品香茶舒雅兴,初尝白雪舞霓裳。


《蒸煮时光》

细箩春面雪中藏,揉亮粉团照镜光。

寒杖卷风刀下舞,暖煲滚火满堂香。

清蒸虾蟹爷解颐,炖烂鸡鸭为母尝。

万户炊烟迎月色,千尊淡酒敬天长。


《热土》

无山无水冀平原,五谷杂粮麦田远。

汗流浃背丰四季,皇天厚土河北南。


《梁山好汉》

落草水泊雄聚义,蓼儿洼下叹众生。

杀人放火岂足道,敢踏世间路不平。


《摊破浣溪沙·油菜花开》

汉水江滨四景佳,东风悄入万千家。

吹落黄金缕丝被,盖新芽。

浅暮又归芳草甸,短笛惊破淡烟纱。

吟赏赋诗云望眼,梦春华。


《一剪梅·北京》

金碧辉煌紫禁宫,环外护城,门内九龙。

壮观雄伟曲长城,固若金汤,遐迩闻名。

清水宝方十三陵,巧上天工,地下皇宁。

千年古都恁鹏程,不惧风声,勇往前行。


《喝火令·长城》

似火红霞畔,如烟雾色中,

叶摇枝舞和秋风。

山岭曲折连贯,迤逦一条龙。

固若金汤壁,坚同铁血城,

历经霜雪诉衷情。

颂你石墙,颂你壁闻名,

颂你壮观雄伟,浩大满苍穹。


《凤城寒食》

向暖老椿芽嫩发,石臼新攒绿韭花。

如绸春饼能窥日,似绢春桃粉映纱。

巷陌寒食风摆柳,河沟三月育蒹葭。

农家桐下秋千架,小子迎云荡晚霞。


《桑梓情·咏枣》

百岁铁杆树,千年木本粮。

秋节逢冻露,红果挂轻霜。

饥馑民足饭,微疾患入汤。

日食三两个,岁月不沧桑。


《酸梅蒸鱼》(美食)

青梅日晒渐微黄,盐浸其中似覆霜。

海上蝶鱼鲜且嫩,玉盘蒸出味奇香。

《独弦琴》(风物)

一弦一柱奏清音,海韵绵长玉指擒。

曲曲动人传意远,绕梁三日定禅心。

《石门谷》(美景)

青山如翡翠,碧水似冰晶。

白玉云中泻,兰花树下生。

径荒松屹立,林静鸟幽鸣。

美景随时得,红尘已忘争。


《行香子.袅袅炊烟》

袅袅炊烟,遥思故乡。

借东风,南雁北往。

小桥流水,树绕村庄。

有梨花白,桃儿红,油菜黄。

几声犬吠,鸡鹅牛羊。

南墙下,老叟几人。

一棋围观,笑谈斜阳。

柳梢吹絮,燕儿飞,蝶儿忙。


《湿地风韵》

芦丛隐幽雾,苇园除尘垢;

蓬台慰忧心,荷池锦旧楼。

大湖广胸襟,湿地拒污寇;

异域阴霾起,泽地景独秀。

乡风随天行,民情依土厚;

鲤游识深浅,鹳居知谋筹;

水翠衬洁莲,泥污清玉藕;

鸳鸯悠悠戏,鹅鸭扭扭逗;

高天翔雀鹰,滩涂闲鹤鹫;

轻舟择径行,围网遗魚斗;

采菱靓少女,弄桨笑老叟;

银帆乘风去,金乌载云收;

大爱广无垠,宏恩播不休;

清湖润心宇,美景醉千秋!


《题古甘州》

甘州自古荒凉地,伏羲画卦布河山。

玄奘西游取经道,丝路花雨落满田。

风萧萧兮路漫漫,琵琶一曲肠堪断。

兵家封疆必争界,关山万里人不还。

青春换作敝裘履,壮士戍楼发冲冠。

黄沙碛里无春色,祁连碧峰映苍天。

六月边柳乡愁送,九城风雨凝塞弦。

塞花沾湿飘客泪,骠骑将军醉酒泉。

皇天厚土恩泽被,黄河一指白云间。

而今凉州明月照,星辉日耀始探前。


《颂家乡正月二八文化节》(七律)

正月将收兴始浓,幼童提灯各门登。

男儿武术人间舞,妇孺歌喉宇际盈。

乡党远临家宴待,游子海角网来听。

故原难称丰饶地,神赐情怀慰酷冬。


《随州美》

神农炎帝诞,故国盛编钟。

旖旎风光胜,资源富庶充。


《画堂春·桃花源》

武陵深处隐仙葩,碧波春涧无暇。

粉蝶无意弄春华,醉饮流霞。

两岸桃红如画,远峰烟雾笼纱。

情歌木叶绕山崖,阡陌农家。


《望海潮》(家乡美景)

得暇休假,偷闲去远,驱离市井喧杂。

云雾漫飘,冈峦簇聚,丝丝细雨涤沙。

夷水侗乡夸。看柔絮低舞,芳草无涯。

侗寨廊桥,越溪飞堑到人家。

清风抚吻窗纱。有顽童钓叟,戏逗鱼虾。

烟雨渐收,晴光曳照,琼田玉叶无瑕。

如巧手涂鸦。万茎青筠绕,十里黄花。

怎奈时光电抹,天际染流霞。


《花洲书院》

邓州于豫西南边陲,古有“六山障列、七水环流、舟车会通,称‘陆海’”之说。

历史闻名遐迩千年之学府——花洲书院,落于邓古城南隅,坐北面南,依城墙。北宋名家范公因推行“庆历新政”失败,被谪之邓后,为造才而建。挥毫落抒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方为天下千古绝唱,名之海内。一代师承百世馨,重教英之举,更是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功垂千秋。

花洲,以百花洲而得名,书院,自是藏书万卷,更是文人雅人凭吊景仰之圣地。缕经风雨,又历修葺,故名邓州八景之首,曰“花洲霖雨”。

门前,长虹卧波,横跨城河两岸,柳廊郁郁,清水潺潺。步玉阶而上,现览秀亭于秋水上。入院,假山俏壁,亭台楼榭有致,山湖洲林成趣,遍植花木。院南石园石景,院北,五进四院,精巧泮池,状元桥相伴。二进一院范公祠,三眼古井——范公井。湖内大小三岛现范公与民同乐于菊花台显然入眼。以五峰假山、五峰书斋、长廊、范思亭,固有园林风范,别有洞天。直至忘我,以至穿越,乐于美景,醉于墨香,留恋之忘返也。


《陕北风光(吴岭)》

山上一片松,窗前几朵云。

朝卧听松声,晚看云卷舒。

青山不改颜,流水绕峰出。

我自歌一曲,何恋神仙府。


《爆玉米花》

翼德点兵计暗藏,沙场神器火铳扬。

一声号炮震天响,玉将米兵万夫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