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需要传承,文化需要弘扬,书法和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自信需要从点滴做起,将古诗词通过书法的形式予以表现,希望给诗词、书法爱好者,尤其是给青少年爱好者,提供一些借鉴,进一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特邀请来自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湖南、四川、山西、甘肃、广东、陕西、内蒙、山东等全国各地的书法爱好者和诗词爱好者,共同开展【书写经典】网络展览活动。
【书写经典】网络展第402期,书写宋恭宗(宋)《在燕京作》。
原文:
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
释文:
想要问一问西湖岸边的隐士,自我离别后梅花已经开了几次了呢?我这黄金台下的异乡之客,怕是再也不能够返回故家。
作者介绍:
赵㬎,生于公元1271年11月2日,卒于公元1323年5月31日,临安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宋度宗赵禥次子,宋端宗赵昰弟,宋末帝赵昺兄,宋朝第十六皇帝(1274年七月初九—1276年二月初五)。
本期参加书写者:
郝乙(河北石家庄、1974年)、
常方(山西阳泉、1976年)、
陈长水(河南郑州、1945年)、
崔明山(陕西榆林、1976年)、
洞庭老龙(湖南岳阳、1955年)、
樊朝阳(河南郑州、1963年)、
李大中(山东烟台、1961年)、
刘国华(湖南岳阳、1945年)、
刘岳生(湖南岳阳、1948年)、
陇上墨言(甘肃白银、1960年)、
梦回唐朝(河北承德、1976年)、
时献忠(河南郑州、1964年)、
汤乐(湖南岳阳、1970年)、
万海滨(湖南岳阳、1946年)、
姚淑芳(湖南邵阳、1965年)、
姚昱平(湖南株洲、1967年)、
昝财川(天津、1970年)、
原福(山西晋中、1968年)。
微日记:
黄叶无风自落,秋云不雨长阴。
该经历的不该经历的都已经历,人生无非两种结果,见笑和见效。人过45岁,再重新就业,无非是“四保”,保安、保洁、保姆、保险。别太自信,没有高人一等的专业知识或者足够的人脉背景,想找一份体面且挣钱的职业,是不现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