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书友群里发书籍阅读接龙,大家都在讨论最近阅读的书籍,讨论书里面的内容,讨论阅读后的感想,讨论阅读对自己的改变。
大量阅读后的改变,这个我真的很有感触。我也想聊一聊。
关于对阅读如何感兴趣,曾经写过一篇《昨天是世界读书日,其实每天都是读书日》,里面有浅谈过。就时从那时,在我内心深处种下了喜欢读书的种子。
人到中年,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和困难,所以也会有很多妈妈们在安抚好孩子熟睡后的深夜痛哭流涕,也有很多爸爸们在下班回家后喜欢独自坐在车里抽根烟再上楼。
我们真的真的需要去缓解身上背负的压力,需要选择轻松的面对生活,怎么办呢?唯有自救,所以,近几年来我重新捡起书本,开始大量阅读,寻求自我救赎的过程。
书籍真好,文字的魅力一点点在治愈我的焦虑,抚平我内心的褶皱。
昨天一个多年前的朋友在朋友圈下给我留言,他看我公众号文章后面有带书的广告,问我现在是在卖书吗?我说我喜欢阅读,有觉得很好的书籍会推荐挂在后面。他说他之前也喜欢看书,他喜欢豆豆的书籍,三部曲都看过,还看了木心的《文学回忆录》,还有黄石公的《素书》。他说后面就没怎么看了,感觉看多了觉得内心是坦然了,但没什么进取心,有时候觉得好像人生没什么意义。
开始阅读文友类书籍,会有很多种感受。有时候,她像一缕温暖的阳光,悄悄的照进心房,让人安宁又舒服;有时候,它又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猛烈地冲击心灵,让人震撼不已。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那是我们的心境和当下所处的环境决定的。
我曾经也有这种感触,记得还是二十岁左右,第一次读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后,我胸口莫名的有种苍凉的感觉,觉得好悲惨,只是对里面人物命运有深深的同情。但现在呢,我可能会更加深刻理解他们的不易和坚持,对他们的选择和命运有更多的共鸣。也更能体会到生活中那些平凡却又动人的瞬间。
所以,文学类的作品阅读是需要结合了当下自己所处的环境,年龄,阅历来体会的。
木心说:文学其实就是人学,他应是活泼可爱的。一个人到世界上来,来做什么,要爱最可爱的,爱最好听的,爱最好看的,爱最好吃的。阅读更多的文学作品,只会让我们用更高的视觉来看待这个世界,来生活。
另外,除了文学类书籍,我们也要更全面的去阅读其他类型的书籍,要看哲学,要看心理成长,多方面结合,多维度的去深入理解,那么再来重新思考,带给我们的体验又是不一样的。
最近这段时间,我是大量阅读心理成长类书籍,记得去年我看过《当下力量》这本书,当时看了也就看了,看的过程中觉得很震撼,真的很好。事后对我本人也没有太大的改变。
最近,当我在看张得芬老师的《遇见未知的自己》。我有很深的领悟,这本书的主轴线也是来自《当下的力量》,只不过张老师她是以灵性小说形式来讲一个女子的自我救赎过程。我看完这本书后,感触真的特别深刻,对之前看的理论知识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从而也带动我深入的了解自己,我为什么爱生气,为什么对这句话那么有情绪。比方说,队友在和我开一个我不喜欢(对我来说比较敏感的话题)的玩笑。以前我立马会生气,还会语言反击他,但现在,我会马上去觉醒,我的“小我”又来了,小我就是我们多年的习惯加上我们的认知。那“习惯“怎么形成的呢?
这里又联系到育儿类的书籍,很多书籍里讲过,父母要理解孩子,不要打压孩子,要做开放式父母。孩子要哭父母要允许他们哭。不要阻止他们哭。都是这么讲,但是为什么呢?
看了《当下力量》后,就给我带来更深入的理解,每个人都有情绪,情绪是流动的,它来了也会走的,小孩在哭闹难过时,这时候你要阻止他哭闹,他的这种情绪表面上是被你的威胁震慑住了,但内在的情绪是一点点积压在身体内,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痛苦之身。这就是所谓的“习惯”。今后生活中遇到什么一点不开心的事,就很容易点燃藏在身体多年的那个情绪小孩。
这本书里讲了很多概念,很多都是之前别的书里看到过的,但只有大量的阅读,很多书籍系统的去阅读后,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从内到外的改变。
正如高尔基所说:“我读的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
那人生的意义时什么呢,通过阅读,我也渐渐明白,人生意义是个体创造和体验的过程。如果一个人一生太过一帆风顺,又没有体会过很多痛苦和失意,那么他的人生会过于单薄,从而缺乏厚重和沧桑感。
阅读,是我们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从而成长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