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突破70兆帕超高压润滑技术!国产压缩机油守护能源安全

9月11日,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昆仑碳氢气体合成压缩机油KCSP成功在塔里木油田70兆帕超高压压缩机上应用。

这项技术突破打破了国外垄断,解决了超深油气藏开发的核心润滑难题,为我国超深油气资源开发提供了自主技术保障。

昆仑润滑用科技突破守护国家能源命脉,实现了从追赶者到引领者的跨越。


01 超高压润滑的技术突破

超高压压缩机被称作油气开发的“动力心脏”,其润滑系统需要承受极端条件下的巨大挑战。

70兆帕压力相当于标准大气压的700倍,在这种极端环境下,普通润滑油会被压缩气体稀释导致润滑失效,进而引发设备故障。

中国石油自启动“70兆帕高压注气压缩机组研制”攻关项目后,润滑油公司迅速组建专项团队,从产品性价比、设备适配性、工况匹配度等方面进行了多轮技术论证。

科研团队最终设计开发出专为超高压环境定制的昆仑碳氢气体合成压缩机油KCSP100。

该润滑油采用全合成基础油和精选的高品质添加剂调配而成,从技术层面突破了进口品牌的性能壁垒。

 

02 严谨的应用保障体系

为确保产品在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润滑油公司今年年初就针对70兆帕超高压压缩机的润滑工况开始了试用工作。

公司制定了详尽的应用方案和应急预案,从油品性能和设备工况等多角度论证应用的可行性。

技术团队保证合格油品按时抵达现场,并从设备开机运行开始实施全程技术跟踪,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和油品使用情况。

这种严谨的态度源于润滑油公司多年来在压缩机油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

早在2019年,公司就成功将昆仑KCH460气缸油应用于大港油田储气库876站压缩机组,首开国产润滑油品牌用于储气库设备的先河。

 

03 能源安全与经济效益双赢

超高压压缩机润滑技术的突破,带来的不仅是技术自主,还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长期以来,超高压压缩机依赖进口润滑油,面临换油周期短、采购链条长、维护成本高等难题。

国产润滑油的成功应用,直接降低了设备运行成本。

以西气东输管道公司为例,实施进口压缩机组润滑油国产化替代后,不仅保证了设备运行安全,还避免了进口油品采购价格高、周期长、服务保障迟缓等问题。

更重要的是,这一突破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我国战略储备的必要手段。压缩机组作为储气库的“心脏”,其润滑油的自主可控直接关系到能源安全。

昆仑KCSP压缩机油此前已在辽河油田储气库群大功率往复式注气压缩机上累计平稳运行3000个小时,各项数据显示正常。

该产品也已在中国石油所属储气库和CCUS项目的高压注气压缩机上实现应用。

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自主研发的昆仑碳氢气体合成压缩机油KCSP100在70兆帕超高压压缩机上的成功应用,标志着我国超高压润滑技术实现自主突破,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这项技术突破不仅提升了我国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也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减少了能源行业对进口油品的依赖。

从储气库到超深井,从常规压力到超高压,昆仑润滑油正以其卓越性能,守护着国家能源命脉的每一台关键设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