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余罪”

网络剧《余罪》的爆红,让我们见证了张一山的完美蜕变,也把目光开始投向小说《余罪》的作者常书欣。几近写实的原创作品实属罕见,导演的写实无华镜头也为《余罪》的“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还有一个我们接纳他的理由就是人人心中都有一个“余罪”的形象。


他看似放荡不羁,却又英明果敢,看似左右逢源,却又棱角分明。

在职场的较量中,几乎可以比肩“警察卧底与大毒枭的生死较量”。渴望成功,渴望晋升,却又凶险重重,“险象”叠生。想要平步青云,扶摇直上,却又需要装聋作哑,虚张声势,甚至自己的底线一降再降,却在用心抚慰一直流血的伤口。余罪填补了职人的空白就好比都敏俊填补了花痴剩女的内心空白一样。

在面对麻烦时,坚持抗争,却又担心付出大于收获;畏缩不前,却又心有不甘。机遇就消失在踌躇不前的那一刻。因为机遇与麻烦并行不悖,形影不离。余罪的卧底形象是一名勇闯敌营,深入虎穴的斗士,是一种信仰支撑着他不断前行。犹豫不决就是缺少一种信仰,一种足以让你来不得半点犹豫的信仰。而这种信仰可以是一句承诺,也可以是一次理智的分析,甚至可以是一个物件。


他看似云淡风轻,其实情深似海。

除了我们男同胞是余罪的拥趸,女同胞的市场也依然庞大。余罪的痞性,着实让人既爱又恨,余罪的爱恨情结牵动着无数少女的心。这就是应该托付的“白马王子”。为了爱人的“安危”,毅然决然舍弃“小我”。这是一种怎样的男子汉气概?这是一种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却丝毫不带半点呻吟的气概。人们常说“以柔克刚”,在我看来,它的效果不如“以柔衬刚”来得实惠,彻底。

依稀记得容祖儿的《小小》,歌词中有这样的一句:我在找那个故事里的人,你是不能缺少的部分。最后希望以那句“我的心里从此住了一个人”来结语。希望每个人心中的“余罪”能够不断长大,强大,壮大。希望那个余罪不只是住在心里,能够勇敢的跳出“包围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次发文章,大家多多鼓励哈!(*/ω\*)
    yiannnn阅读 685评论 0 1
  • 到我梦里来, 让我哭泣, 让河流清澈见底。
    ZoeyTale阅读 241评论 0 0
  • "目录号: HY-13647 Others- HMN-176 是二苯基乙烯的衍生物,能够抑制有丝分裂,但对微管蛋白...
    莫小枫阅读 516评论 0 0
  •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
    LoveDying阅读 51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