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认为,死亡只能带走人的身体,永远带不走人的灵魂,肉体和灵魂是可以分别存在的。作为古希腊的贤者,他的境界是崇高的,在生活中也是精神至上。但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身体这具皮囊与蕴藏其中的灵魂似乎总是在相互倾轧,在人生的道路上给我们抛出一道又一道的难题,在外敲打着肉体,从内磨练着灵魂。
读完蔡崇达先生所著的《皮囊》,感觉这是一本探究皮囊与灵魂的书。在他周围的人群里,有小有老,有男有女,人人都在生活的浪尖上寻找着自己的灵魂,不论高尚与否,至少他们都有过憧憬或梦想。有的扎实苦干,有的空空奇谈;有的追求高远,有的随波逐流;有的尊重现实,有的浮想联翩;有的稳步前行,有的趋向毁灭……皮囊与灵魂共同编织的故事,形形色色,喜忧参半。
作者的太婆,是个神婆,“讲话文绉绉”,却颇有深意。“别让这肉体再折腾它的灵魂”、“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如果你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材”,年老的太婆已然在皮囊里形成了自己的“灵魂”,让我不由产生了敬意。但就是有了“灵魂”的太婆,也逃脱不了皮囊的束缚,当她受伤了只能卧床后,也不由发出了无奈的呼喊,“阿太动不了啦,阿太被困住了。”
作者读高二时,他父亲患了中风,此前事业的不成功已经使他变得邋遢、焦虑和沉默,现在又丧失了对自己皮囊的控制。在经过种种锻炼尝试和自我宽慰无果后,他父亲变得歇斯底里、不可理喻。终于在一个台风天里,他父亲内心的不甘和无奈爆发了,固执地要外出散步锻炼,愤怒地推开了想要搀扶帮忙的人,在湿漉漉的地上如蜥蜴般手脚并用爬行。这是人失去了皮囊和灵魂后,对自我生命绝望的呼喊吗?最后,他父亲用自嘲来慰藉自己,此时的灵魂已经疲惫无力,他父亲的性格也变得顽童一般,或许只有天真和洒脱才能让其释怀,远离皮囊和灵魂的双重桎梏。
文中的各个人物,母亲、张美丽、阿小、文展、厚朴等等,他们的故事都被灵魂和皮囊淬炼过,读这样的故事,心情是沉重的,印象是深刻的。深邃的故事拉着我去思考人生,将自己代入故事中,想象自己在那样的情景中又会是个什么样子,为人处世是否会比主人公更好?我不会嘲笑里面被皮囊和灵魂击败的人们,只会感到同情,因为这也是在同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