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以前的认知里,两个人在一起,就是互相需要,互相陪伴,最好能形影不离,恨不得跟他分享每时每刻的喜悦、欢乐、不快和无助。
直到小A跟她两个月前还在热恋的男友分手,我才意识到两个人在一起能做回自己有多重要。
小A说,感情还在,但是他们不能一起生活了。
从一开始他穷追不舍,到后来他甩手就走。
她说她没有安全感,他说他忘了快乐是什么只觉得累。
她拽的越紧,他越想逃离。
她过于依赖,他有恃无恐,一起建的城堡轰然倒塌。
小A苦笑着说,她在这份感情里,只有他们,没有自己。
在两个人的感情里,一味地一对方为中心,占有欲太强,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失去了独处的能力,对双方来说都是痛苦。
这让我想起了小王子和他的玫瑰花,即使他到了另外一个星球上也因为担心他爱的花儿泣不成声。
他们惺惺相惜,但是小王子还是离开了他的星球,留下孤独的玫瑰花。玫瑰花的撒娇,竟然让小王子对他们的感情产生了怀疑,他觉得自己自作多情。
感情里,总有一个人付出得多,另一个人有恃无恐,过于依赖一个人、一份感情,最后不只会失去自己,也会埋没两个人的过往。
小王子就是太爱玫瑰花了,自从玫瑰花出现之后,他的生活里就全是她,一旦他发现自己付出得感情并不能得到回应,他就下定决心离开了,即使他还是这么想念她的玫瑰花,那朵独一无二的,只属于他的玫瑰花。
当时的小王子太小了,不懂得爱是什么。然而现在的很多人都不懂得如何真正去爱,有分寸地去相处。
“都说在别人面前能够保有自己孤独的能力,是一个人情感高度成熟的指标。一个人只有具备了独处的能力,才会有爱的能力。因为有独处能力的人不会去占有、依赖和限制对方,会给彼此的生活留下自由,这样的关系更加自然。”
在奶茶的《我敢在你的怀里孤独》,我找到了答案。
她从十六岁就开始一个人旅行,游遍异国他乡,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靠自己的能力去完成它。就算是婚后她跟她的先生也是有各自独立的生活,一起出门会见各自的朋友,回到家往两个方向进入各自的书房。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惊讶,这样的相处不会使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变得更远吗?两个人在一起不应该共享一切吗?
英国心理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说完美的相处关系是“窝在爱人的怀里孤独”。
每个人的思想和习惯都是独立的,我们想要跟另一半分享我们的喜怒哀乐,但同时我们也有想要自己消化的情绪、自己的朋友圈和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如果一味地投入对方的生活中,最后我们会慢慢忘了自己本来的生活,和自己本来的样子。
一个陪伴你的人应该是给你的生活锦上添花的,而不是替代你本来定的生活,改变你本来的样子,自己的生活,永远只能自己来决定和珍惜。
刘瑜说,“爱是一种能力而不是一种遭遇”。
我们在爱里扮演的角色应该是给对方的生活添砖加瓦最后建成一幢可能不大但五脏俱全的房子,为他的生活画上更完美的一笔,而不是投入你十二分的热情,二十四小时粘着他,侵蚀他生活里所有的空气。
事实证明,很多感情里的人生赢家在爱情里游刃有余,经历着持久而丝毫不降温的感情,都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独立的生活和思想,能在另一个人的怀里思考自己的现在和未来。
能够管理好自己的生活的人,才有能力经营好一段感情,这也是一个成年人应该具备的能力和应有的意识。
愿我们都能拥有自己,学会两个人的独处,在对方的怀里孤独,成就更美好的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