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听过朋友这样描述“亲子关系”:“不写作业的时候又搂又抱,一写作业就鸡飞狗跳”。
昨天吃过饭,看朋友动态的时候,恰巧看到了一个高中同学发的“说说”。“我都快要气疯了!孩子一写作业不是肚子疼,就是腿让蚊子咬了,再不就是吃水果、喝水、上厕所!为了不写作业,他能想出一万种理由来!”在同情她的同时,也被下方的评论震惊了:“我从没想到过我如此文静的一个人,会被孩子写作业逼成一个活脱脱的泼妇!”“我今年35岁,被孩子气的已经放了两个心脏支架!算了,不管了,爱咋咋地吧,命最重要!”“我二宝2个月,真的不敢不看大宝的作业,我会回奶的!”
天呢,看看!这样看来“写作业”真是“折磨人”的一项大工程!这样的结果,到底是孩子的问题还是家长的问题呢?是方法不对?还是不会沟通呢?
现在的我比较庆幸的是,我还没有因为“写作业”情况被“熊孩子”气疯!
今天早上我还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手机“叮咚”响了,是小H的家长给我发的信息:”王老师,您抽空说说小H,他回家光看电视,每次写作业都要催他,而且还不听家长的话。“
在管理和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遇到问题之后,家庭教育解决不了的,最好的方法便是”家校联合“,共同解决问题。
当时,我便很干脆地答应他说”好的!“
下午,连上了两节课,下了第二节课,把孩子们带到操场上跳绳之后。我便找到了小H,我俩肩并肩地坐到篮球架底座上,或许是我俩离得太近,让小H有一些紧张。
我问他:”最近在家里,帮助爸爸妈妈做什么家务呢?“
”擦桌子、刷碗...“
”恩,不错!昨天做的什么家务呢?“
”刷碗。“他小声回答。
”不错哦!干家务让你家人感到快乐了吧!“我笑着看着他的眼睛问。
”是的。“
”你也快乐吧!“
”嗯“
”肯定是快乐的,因为劳动本身就是快乐的,对吧!“
”嗯“。
(好几个问题,都是用”嗯“来回答的。从他鼻尖渗出的汗珠可以看出,他确实有些紧张。为了缓解他的紧张,我摸了一下他的小手,还好,手很热乎。)
这时候,我让他看着我的眼睛。因为要谈“正事儿”了。
“小H,你猜猜今天老师为什么要和你一起谈心呢?”
“因为我考的不好。”
“嗯!我点头表示同意他的观点!那你觉得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没有考好呢?”我引导他自己讲出原因。
“因为课上我听讲不认真。”原因很快就讲出来了。
“嗯,老师赞同你的观点,我认为也有这方面的原因。那在校原因找到了,接下来找一找在家里有没有影响学习的因素呢?”
“在家里,我不听家长的话。”他说的声音非常小,小到简直听不到,而且这时候他也在不断地用舌头舔着自己的嘴唇。
(看看,自己找的原因和家长反馈的多么一致!孩子对自己的认识是多么准备到位!原因找到了,但是还不够具体,还需要他自己讲出“不听话”体现在什么方面才可以对症下药。)
“那你能说说,在什么事情上不听家长的话吗?”我依然保持微笑。
“玩手机。”他低头讲到。
“我可以理解为,家长喊你写作业,但是你依旧玩手机吗?”
“嗯”他点头。
“这样的话,你认为自己做的妥当吗?”
“不妥当!”(他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样做是不对的)
“老师能问你个问题吗?放学回到家你的时间都是怎么安排的?作业、吃饭和玩手机,这三个方面。”
“我都是先玩手机,再吃饭,最后写作业”
(和我预想的一样)“你认为这样的安排合不合理?”
“不合理!”他回答的很快!
“那你觉得怎么样的安排是合理的呢?”
“放学回家先写作业,然后吃饭,最后再玩”他坚定地说。
"哇!不错不错!咱俩心有灵犀啦,我也是这样安排的!你想的和老师想的一样!“
这时,我发现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你看,问题解决了,咱们也有合理安排和科学方法了,那么,接下来就看你的实施了。能按照自己的安排做到吗?“我望着他,期待着他的回答。
”能!“他一边点头一点回答!
”好!那咱们拉钩“。我的小手指拉着他的小手指,似乎在做着能量的传递。
”老师也想和你一起分享你的‘成果’,老师和爸爸妈妈一起监督你的安排好不好?你能给老师一个完成作业的时间吗?“
”八点之前!“
”好!老师很喜欢你!非常期望你的进步!一起加油好吗?“
”好!“
以上便是我和小H的谈话过程实录。没有华丽丽的语言,没有高深的教育理论,有的只是推心置腹地”拉呱“。希望,小H从今天开始每天进步一点点,让老师和家长因为他的进步而感到幸福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