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的秋天

秋风一夜至,寒蝉不住鸣。又到了天高云淡瓜果飘香的季节。

自从搬进城里,住在手可摘星辰的高层中,已经很难感受到真正的物候时节了,唯一感受到的就是树叶从发芽到变黄飘落的过程,天气冷暖衣物的增减,钢筋水泥的丛林中,四季变化的树木都不多见,更多的是四季不变的常青树之类,让你无法感受季节交替轮回。

小时候住在乡下,每到这个秋收万颗子的季节,学校都会有几天农忙假,这个时候的我们,扔掉书包课本,聚起小伙伴,到田野里,使劲儿撒欢儿,逮蚂蚱,捉蜻蜓,割稻子,摸稻田鱼等等,到了深秋还能一起打稻子,下场院,摘瓜捡果,咬一口满嘴汁水,可甜可甜,感觉每天都超级开心,都非常充实,晚上睡觉也格外香。

可现在的孩子们,无论春夏秋冬都被繁重的学业和各种课外补习班,兴趣班,压的抬不起头来,眼镜度数越来越高,可孩子们的笑声越来越少。

我的小外甥上小学之前在老家村里由我大姨养大,记得前年秋天看到他的时候,像个野孩子一样,满身污泥的在稻池里摸小鱼,看到我便举起来自己的收获给我看,那天真的笑容挂在脸上让人难以忘记。

去年秋天他跟随大姐去了城里读书,我去看他,他没有以前那么活泼,他偷偷告诉我,城里一点也不好,天天上课写作业,还有总也上不完的辅导班,问我能不能带他回老家玩几天,可大姐板着脸说,“你不好好学习,就得回老家放牛去”。小外甥小声嘟囔“放牛有什么不好,可以天天出去玩儿”。“没出息的家伙”大姐瞪了他一眼。

听到这娘俩的对话,不禁若有所思。现在的教育风气下,孩子们的压力是否太大了,承受了这个年纪不该有的压力,各种期望值,带来的是各种兴趣班的崛起,背后又是课外培训机构的爆火,各种噱头的兴趣班,让背后的机构赚的盆满钵溢,给家长带来的也是很大的金钱压力。

童年的生活是最宝贵的,也是最难得的回忆,都说90后的我们是最后拥有童年的一代,可现实就是这样的,越来越多的农村儿童都被送进城里读书,唯分数至上的应试教育体质下,孩子们自由的课余时光被大大压缩,越来越私密的生活空间,也将邻里人情淡化,孩子们的小伙伴越来越少,家里大人又多忙于工作,更多的只是手机游戏和短视频的陪伴,在他们的价值观还没完全行程的时候,很可能被某些不良内容带偏。

无法更多的和大自然亲密接触,无法切身感受到物候季节更替,也找不到我们童年那样的快乐,这样的童年时光是可怜的。

现在每个家庭的孩子都很少,父母也都更期待孩子能有个好成绩,考个好大学有个好出路,这无可厚非。但是期望越高压力越大,带给孩子们很可能适得其反。

希望父母们能更多的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少上一点培训班,多带孩子们出去走走,回农村老家看看,去郊区玩玩,真正的融入大自然中,在这个季节里真正的感受一下“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带来的收获快乐,也许这样亲子之间更快乐,会更有兴趣。


                              作者  陈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