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成长的五个制约

在成长道路上我们总会遇到一些困难和制约的,我把它归结为五个困难和制约。

 01  环境的制约

环境会限制你的认知。

在农村待着,就会被农村局限;在小城待着,就会被小城局限,在大城市,也有可能被大城市局限。

能超越环境的毕竟是少数,像诸葛亮一样隐居隆中,但却有三分天下眼光的人,世间罕有。

人是被环境所影响的动物,我们身处的大环境,比如疫情、中美关系,都对我们个人产生影响,包括城市、公司和家庭。

有的公司文化好,对你的成长就会有很好的帮助。如果这家公司文化不好,是勾心斗角的文化,那对你的未来就会产生很大的伤害。

总而言之,你要考察你的环境问题对你的成长是不是有利。

我特别鼓励大家去寻找对自己成长有利的环境,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到不同的大学去上学,在国内上完,还希望到国外大学去上学。

 02  关系的制约

关系制约,是指你认识的人是否能够给你带来启发和见识。

有人说,你的眼光是你周围关系的总和,我觉得是比较对的。

如果我没有考上北大,我就在农村的话,现在我的见识可能就是我和农村小朋友(现在已经是老头子)见识的总和;

进了北大以后,北大学生的平均水平就变成了我的水平;

在北大当了六年老师,北大老师的平均水平某种意义上又体现了我的水平;

后来开始做新东方,和一大批企业家在一起,这样我从企业家身上也能学到很多东西。

总而言之,就是你周围认识的人、不认识的人对你的眼光、成长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03  学识的制约

就是你是否还愿意学习、愿意进步。

我们人生成长的学识和见识来自于三个方面:

工作中经验的积累,让你变得更加有学识,在某个专业领域的水平变得更高。

身边的人水平很高,都有雄心壮志、远大眼光,一定能提高你的学识。

刘邦带着萧何、韩信、张良打下了汉帝国,但是他们在成长之前都是普通人,都是县里的小官僚,就是因为有雄心壮志,聚在一起,相互砥砺。

你是不是愿意主动学习更多知识,比如很多人主动去上商学院,阅读大量的书籍,这就是你突破学识制约的表现。

 04  变化的制约

很多人不愿意变化,待在舒适区以后不愿意主动改变已经适应的生活。从奥巴马开始到特朗普,美国都是要“change”,我们人生也是一样的。

可以改良性地改变,也可以革命性地改变,如果你觉得眼前的状态已经你不太满意,又不愿意去改变的话,那么你就不可能有新的契机。

我人生的一次最大的改变就是从北大出来,当时尽管北大给了我一个处分,但我其实可以继续安稳地在北大待着,慢慢熬成教授。

当时我在是否离开北大这个问题上还是做了很多斗争,离开北大就变成了纵身一跃,但后来我觉得如果进入一种新的、不可预料的状态相对能够激发我的生命活力的,可能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05  剩余价值的制约

人生都是积累的过程,你慢慢买了房子、汽车,有了很好的工作,你觉得这些东西丢了会太可惜了。

某种意义上你是待在现状中,你就不太容易产生人生突破性的革命状态,也会使你成长的速度变得更加慢一点,但这让你觉得是有价值的。

总结一下:

第一,成长是个人的选择,无关乎他人,甚至无关乎周围的环境;

第二,成长是一种有意为之的行为,不是潜意识的成长,也不是自然的成长;

第三,成长一定要付出努力,不然不可能有任何收获;

第四,成长要付出代价的,有些东西必须割舍,如果不愿意放弃一些东西,成长很难实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