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太不平凡了。短短一个月,我所在的这座小城实现了从全面防控疫情到全民战汛的完美转变,面对连日来的暴雨,不断增长的水位,所有人的心中都开始哀悼:求求老天,不要再下了!
但梅雨天气就是这样,傲娇得很,高兴点的时候让你家里发霉,不高兴了就直接淹你,没得商量。作为基层工作人员,我自然责无旁贷地站好防汛岗,每天疲于咬文嚼字,只为了把一线的正能量传播出去,我很累,精神上的累,但是比起在汛线上,冒着狂风骤雨、电闪雷鸣来筑子梗的战士们,我其实一点也不累。
我很敬佩这群人。巡逻队员的朋友圈是这样的:30000步加一天一夜,我这埂,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全是泥巴,车也上不来,待一夜送命(方言,意为:待一夜就累趴了)。心酸地在圩埂上四人到十人一组,一寸一寸地查,一点一点地看,就怕错过一处异常。他们中大多是基层干部、农村党员,也有民兵战士和热心群众。但就是这么辛苦,也有人会质疑他们的初心:不就是为了补贴嘛,说得那么伟大。轻飘飘的一句话,让他们心寒,但现实由不得让他们多想,吧哒吧哒的雨滴始终是呼唤他们的号角,溅在大堤上,让土地愈发泥泞,脚下的胶鞋也越走越重。身前是滔滔江水,身后是群众和良田,他们不敢懈怠,也不会懈怠。这就是家国情怀。
中国人在危急关头总是会显现出异常强大的团结和凝聚力:安徽上保河南湖北,下保江浙沪,以一省之力蓄洪,牺牲了万万亩良田,却没有一句怨言。安徽人质朴,甘于牺牲和奉献。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洪水才能退,疫情才能走。尽管现在很苦,但是终将会雨过天晴的。这是自然规律,只需要静静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