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午和刚放学的女儿经过一家新开业的蛋糕店,许多人抢购的场面令我们不由驻足观看,“开业前三天免费赠送蛋糕”、“买一斤送半斤”的字样映入眼帘。
不由心动,随口就对女儿说明早送你上学时咱也来买,偏爱蛋糕的女儿听了不由欢呼雀跃。母女俩怀揣着各自的喜悦回家去——我因要买到实惠的蛋糕而高兴,女儿则因期待吃上久违的蛋糕而兴奋。
第二天早上,催促女儿起床,在家吃了早餐,然后与女儿一路说说笑笑步行着去学校,买蛋糕的事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当我们再次看到那家店时,我才想起自己没带钱。女儿的脸色由晴转阴,我也为此沮丧,叹口气说中午再去买吧,女儿放心地进了校门。
返回途中,我又经过那家店。走在前面去上班的一位女士,蓦然站住回头冲店员喊今天还有赠品否,店员抱歉说已送完。这位女士怅然而去,本是昂着的头低了下去。另一位跟她寒暄过“上班去啊”之类话语的女士却一直朝前走,对此显然无动于衷,心态自然毫无改变。
我本来一直盘算着明早抢着领赠品冷天早起犯不着,还是中午接孩子时看能否买一斤获赠半斤的事,但目睹了刚才的一幕后忍不住乐了。
表面看,一早我和那位怅然若失的女士一样心情不爽,都是蛋糕店促销惹的祸。实际上,一路走来心情如何,全取决于我们在热闹的行程中选择了什么样的关注点。假如没有看到这家促销的店,假如即使看见了也如那位对此无动于衷的女士一般,照常走自己的路,我们就不会为此患得患失,多一份忧烦。
烦恼皆因贪念生。商家的促销活动正是利用了消费者因贪图便宜而试图占有更多物品的欲念而获得成功,愈演愈烈的“双十一”狂购潮中亦可见一斑。许多人趁促销时机购物的初衷是节俭,结果往往是买了一堆计划外的东西更费钱。
因甜点多吃无益,买蛋糕本不在我日常购物计划内,有此冲动纯属偶然。既然不是生活必需品,不是非买不可,该店促销活动也就与我无关。我何必庸人自扰呢?
接下来的问题不再是去抢购蛋糕,而是给女儿买块蛋糕解馋。依据女儿的习惯,东西不必多即可满足,所以没必要去买一斤蛋糕。中午我去了另一家老店——这里的蛋糕还每斤比那家店便宜两块钱,买了半斤女儿喜欢的蛋糕,兑现了自己的诺言。看着女儿吃着蛋糕很开心的样子,我的心里格外舒坦。
商家促销就是要吸引消费者眼球从而往外掏钱,多多益善;可我们作为居家过日子的普通人,理性消费最关键:只买需要的东西,决不为多余的物品买单。任凭这边打折那边甩卖,叫卖的喧嚣声中,我们自可冷眼旁观,甚至视而不见。
其实,在消费主义社会里,对一些事视而不见也是一种好习惯。视而不见,专心走自己的路,身心才不会为外物所羁绊。专注于自己内心真正需求而埋头过好自己日子的人,必然懂得——这个世界上,许多事本来和自己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