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自律让你感觉痛苦 那就不是真正的自律

最近,67岁的周润发跑完10公里马拉松的事登上热搜,各种关于“自律”的故事又被翻了出来:

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四十多岁的时候,依然保持着每周工作6×12小时以上的作息习惯。

舞蹈家杨丽萍在高强度的舞蹈训练之后,午餐只是一小片牛肉,半个苹果,一个鸡蛋。

畅销书作家李筱懿每天早上4:45开始写作,在开公司,做社群、经营各种自媒体账号的同时,还能保证每年出一本书。

今天,我想和你聊聊这些故事的另一面。

雷军曾公开表示,自己37岁就已经实现财务自由,做小米公司就是为了改变世界。

杨丽萍有句名言:别人跳的是舞,我跳的是命。不只是午餐,为了舞蹈事业杨丽萍甚至放弃了生育。

李筱懿在谈及每天清晨写作这件事时也曾强调,这不是自律,只是因为这个时间段安静,适合写作。

在外人看来需要坚持和毅力去支撑的“自律”,在当事人看来不过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在当下选择的最优解。

判断是不是自律,只需要问一个问题:“这是我真正想干的,还是别人期望我干的?”

想减重,初心是想瘦下来更健康、更自信,即使在减重过程中有反复,也能乐观坚持下去。

如果是为了追求“灰姑娘体重”,减肥的过程会极其痛苦,反弹也会更快。

想读书,如果是因为自己对这个世界还有那么一点好奇,即使加班到深夜,也会捧起书读当放松。

如果是为了每天晒读书打卡,假装自己是个有学问的人,想长久装下去真的很累。

一句话总结:自律从来都不是件辛苦的事,而是从心里长出来的热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