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一次写读后感有种不敢写的感觉,而且还是发自内心的怯。观其内心,察觉到是因为此书道理极其简单,内涵却极其深奥,逻辑极其简单,但运用起来极其不易,且涉及到很多佛学知识,担心理解过于肤浅,领悟得不够透彻,出于对佛教的敬畏,不敢妄自菲薄。
最终这篇文章只能算是本书的摘录或是读书笔记。
【概述】
书名:《能断金刚》
别名:《当和尚遇到钻石》
作者:麦克.罗奇格西
翻译:夏理扬、田多多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阅读时间:2019.1.7–2019.1.22(共16天)
注解:破译一位佛学博士如何叱咤商界的密码听佛陀讲述管理事业和生活的策略。
提笔,不得不首先介绍一下此书的作者:麦克.罗奇格西,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在位于印度的塞拉梅西藏寺院学习22年之后,成为第一位得到格西(相当于佛学博士)学位的美国人。他从1981年开始教导佛法,也是研究梵文、藏文、和俄文的学者,翻译作品等。在他的根本上师的鼓励下开始经商,运用《金刚经》的智慧,将一个初创的只有四个人的钻石公司(一对夫妻聘用了他和另外一名员工),从负债五万美元打造成为至今年营业额突破2.5亿美元企业,成为华尔街成长最快速的企业。
那么金刚经与钻石和商业有什么关联了?这就不得不从《金刚经》此书的由来以及钻石的特性开始说起。
一、本书智慧的由来,以及什么是钻石,引出空性、铭印的概念。
本书理论来自经典著作《金刚经》。
1、《金刚经》是印刷史上最早有年代记载的印刷书籍,大英博物馆存有一本868年印刷的《金刚经》(1900年出土于敦煌莫高窟),较《古登堡圣经》早600年。
2、《金刚经》记录的是佛陀在2500多年前所传授的教法,并通过口耳相传直至今天,我们通过多个版本的论释获取其中的奥秘。
3、《金刚经》书名的意义:全称《圣般若波罗蜜多金刚能断大乘经》,金刚指金刚石,即钻石:宝石级的金刚石。
@钻石的特性:
a.完全纯净的物质形态的东西(最高等级D级别);
b.是宇宙中最坚硬的物质;
c.钻石的原子组成十分简单,每颗钻石都是由纯净纯粹的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构成钻石的碳和铅笔芯中的石墨的碳完全一样的元素)
4、《金刚经》的由来:是印度一位富有的王子名叫:悉达多,从小生活在宫殿里,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见到世上的人们都过着很痛苦,看破红尘,离开王宫,他踏上了寻求烦恼根源和如何停止烦恼之路,历经艰辛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也就是后世称为的“佛陀”。多年后,他的弟子把佛陀的教法复述出来,形成了一代代佛教人士口耳相传的《金刚经》。
开篇通过介绍钻石的特性:世间最硬物质、纯粹、单质晶体,引出了世间万物的本真,钻石是非常接近终极的一样东西,所有一切都是由最基本的元素构成了世间的万物,而所有事物隐含的潜能正是它们纯粹终极的本性。
并且通过给孤独长者为佛陀修建寺庙用于传播佛学,以及袛陀太子为修建寺庙给予的支持,说明了财富在佛教事业中的贡献以及对于佛学传播的作用,合法途径得来的财富并将是值得称道的。
二、万物的潜能,空性和铭印如何作用于商业,并创作出财富。
世间万物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是中性的,即“空”,好坏取决于谁在看这件事。一个你讨厌的人,他的家人是爱他的;一场雪灾对于受灾者是坏事,但对出售铲雪工具的公司却能增加营业收入,事情本身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谁在看待这个事情。
铭印:意识中的铭印。
「曾经在潜意识中播下的种子。所有的事物、所有的感觉、所有的现实、所有的结果、所有对事物的判断、认知、评判,不取决于现象,取决于你潜意识播下的种子,铭印就像一张底片,永远印在你的脑子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以上解释摘自百度,因为书中的解释太过于繁杂,且需要很大篇幅去解释,简言之:你所经历的过往,通过动作、言语和想法三个不同的方式植入了你的思想,并反作用于你的所作所为。并且铭印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无时无刻不在反作用于你,好的铭印最终为产生好的事情,坏的铭印最终会产生坏的事情。
万物皆有潜能!并且这种潜能是变化的,并在意识层面不断生长。
植入的好铭印越多,将会看到、经历更多好事情的发生,但并不是说仅仅靠祈愿就能买房子或是送孩子上好的大学。你必须思考、行动,并且不断的有意识的植入好的铭印并且运用此铭印,虔诚的而非发自私欲的驱使行动。铭印从不落空,它们总会产生结果,它们总会令我们获得某种感知。
铭印如何作用于商业?
答:因果关联
文中列举了大量的商业问题进行讨论,并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阐述,这里我列举几个典型的例子:
&问题:你公司遇到了经济压力。
&解药:那么你更需要避免消减正当开支和吝啬的态度来对待员工。
&问题:你想要收购另一家公司,收购需要资金,但你在筹资上遇到障碍。
&解药:停止扮演小气鬼的角色,给予、不断给予他人,并努力确保交易实现共赢。好比富兰克林回应竞争的方法是:邀请他所有的竞争对手加入“商会”致力于寻求互助合作拓展市场的机会,让每一位参与其中的成员更加富有。
&问题:你周围的员工之间或是管理者之间经常相互争执。
&解药:不再参与直接或是间接的挑拨离间的谈论。秉持这一理念而行动的人容易吸引其他秉持此理念的同一类人,这样一来,成功就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大。
&问题:过去奏效的市场战略,如今再也不管用了。
&解药:避免夸大其词,避免无伤大雅的谎言。
&问题:当公司运行数年,业务蒸蒸日上,身体健康出现问题,且持续恶化。
&解药:关心员工的工作环境,关心员工的福利,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巡视公司,努力找出可能对公司任何一名员工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的因素。
如此等等。。。。。。
注意:如果你只尝试一段时间,然后就半途而废,这就如同运动三天后,因为身上没有长出大块肌肉,就不在继续锻炼了,是没有效果的。
铭印无法分享、无法转移。
如果你一整天都在抱怨身边的人和事物,而只是偶尔冒出几个善念,那么你就几乎看不到任何明显的成果——你也不该有这样的期待。
遵循真理:
(1)先因后果
(2)因小于果
(3)种子成熟需要时间
(4)借助“追踪体系”:六时书
(比如:早上8:00,上午10:30,午餐,下午,下班时,晚上,共6次,睡前总结。)话说这样行动起来真有难度。
三、享受财富需要治理自己的身心
静默的神奇作用,在家里设计出一处可以独处的静修场所。每天早上最好在特定的时间段,花15-30分钟静修,起先专注于自己的呼吸,之后将大部分静默时光用来积极主动、深思熟虑地处理那些导致你生意或个人失败的问题,最后努力观想自己未来的模样。
一天始于静默!
鱼和熊掌可以兼得!也就是事业和健康。照顾好身体的最佳办法就是悉心照料你的心识,保护它免受:烦恼的侵袭。
圆圈法则:每隔一段时间离开你的工作,到别处去静静的思考。
运用:圆圈时(每天)——圆圈日(每周)——森林圆圈日(每年),跳出单一的企业思考模式,或是暂时离开固有的生活模式,去静默,去观照内心,使你的灵魂与才智再度焕发生命力。且这一天要百分百虔诚与投入,神圣不可侵犯。
问题的空性,将问题转化为机会,问题将是我们最好的机会。
在你遭受责骂的时候,最愚蠢的反应是回骂。
从事商业活动需要敏锐的思维和快速的反应,你必须采取主动和强有力的行动。
重视除了工作以外的爱好,有利于激发你的创造力,阅读写作都是不错的选择。看到这我很开心,我在这么做。
此处与叶老师倡导的理念一致:身体是1,其他都是后面的0,要劳逸结合,在损失身体为代价的追求金钱,是不可取的;不仅满足物质需要,更需要精神追求;
四、平衡人生,让人生更有意义
本书列举了作者的同事雪莉的故事,一位热情、坚强而自信的牙买加女人,也就是最开始创业的四大元老之一,一直以来都开朗勤奋而乐于付出,经常因为加班不记得吃饭,熬夜更是常事,忘我工作,鞠躬尽瘁,是同事中心中“不可征服的女人”。在公司蒸蒸日上,不断壮大,所向披靡之时,查出得了糖尿病,后因并发症截肢,最终过早离开人世。
生活总是会开各种玩笑,让人始料不及,身体是一个有机体,多度损耗必将将能量耗尽而不可逆转,需要适度休整与调节让其健康循环运转。
既然你坚信终结之日迟早会降临,现在就应试图努力确保自己的人生和经营的生意充满某种意义。
方法:
1、运用死亡冥想:清晨醒来,躺在床上,不要睁开眼睛,然后自问:“今晚我将死去,现在我该如何最有意义地度过余下不多的时间?”
2、化繁为简,处理掉某些物品、放慢生活的节奏,这是一种全新的身心自在的开始。又找到了共鸣,跟前端读的《断舍离》思想一致,并且现在都有践行。
设想:为了能以最清晰的视角经营我们的人生与事业,现在就必须将自己的意识向前推至退休的那一天、死亡的那一天、公司实体消亡的那一天,站在那个时点反观我们所做的一切是否值得?是否有意义?是否是度过短暂且宝贵的人生的最佳方式?
结果:你必须能够让自己在回顾人生时不仅说自己赚了钱,享受了赚钱和花钱的过程,而且还能说在赚钱的同时和之后,世界因你而有所不同。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即:“福德”或善业,或心识铭印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
其次,为了我使这一力量能够无穷无尽,我们作为“生意场上的勇者菩萨”必须“不住相布施”。
勿以善小而不为。布施应该从小处开始:在你的部门或家庭中,仔细观察、了解他人的所想所需,从细小处开始帮助他们。
“你”必须超出你目前十分有限的自我,扩大自己的能力。当你把“自我”的范围扩展至他人,续而关心他人,你将体会到其中的无穷乐趣和从未体验过的无尽喜悦。
终极管理工具:自他互换
第一步:“蒋巴法”就是学着非常细致入微的观察他人的需求和喜好。是让我们不再只专注于自我,开始关心他人。
第二步:“身体互换”假装把你的意识放入他人的身体里,然后睁开“你的”双眼看着你,观察“你”。
第三步:“绳套术”合二为一,想象一下把两个人用绳子,绑在一起,同为一个人。好比你的员工是你,你是你的员工,你们同是一个人。
第三步听起来很玄乎,但细想是有道理的,前两步好理解,就是关心他人,换位思考,第三步就更深入,我理解为生意场上的共赢,只有共赢才能走得更长远,才能把蛋糕做大,利益共享。
简言之,本书三大原则:
第一条原则:生意应当是成功的,也就是应该能够赚到钱;
第二条原则:我们应当享受金钱,也就是说我们在赚钱的同时,应当学会如何保持身心的健康;
第三条原则:当你生意做完回首往事之时,能够坦诚地说那些年的生意做得是有意义的。
目的:为了丰富我们自己的人生——同时获得内在与外在的富有。
此书大道至简,概括为:种善因,得善果。无论是个人的成功还是生意的成功,都是“果”——而所有的“果”都有其“因”。且毋以善小而不为。你想得到什么就要给予什么,给的越多得到的越多,在生活中严于律己多播种正向的种子,即种子智慧,要有博大的胸怀和深远的智慧。
倡导平衡的生活,创造财富的同时要适度享受财富,追求精神生活,这一切的前提是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善待家人以及身边的同事,收获美满的人生,当双鬓白发,回首往事,而无怨无悔。
向恩仪 2019年1月28日早晨 7:40 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