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既陌生又熟悉的字眼,说它陌生,缘由我虽离它近却还没有真正体验过它;说它熟悉,是因为每年6月紧张氛围的不断熏染,在辛辛学子眼中高考俨然已成为通往未来的唯一正确之路。
我们从小就被大人灌输高考胜败定一生的理念,更有甚者说我们所有的学习考试就是为了那一次高考。进高一不到一年,我已早早感受到高考的魔力,高三学长们的“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豪言壮语响彻云霄,家长们为自己的孩子报培训班争先恐后忙里忙外,老师们抱着一沓沓白花花的厚试卷让学生刷题诲人不倦。一时间,学生、家长、老师以高考为中心,做着高速圆周运动,仿佛只有高考,才是检验成功的唯一标准。诚然,高考是通向理想的道路,但千万不要忘记高考之外,你依旧有路可走,适合自己的路才是最对的路。
幼时的韩寒一直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少年,稍带一点文学天赋,成绩却不忍直视,还是因为体育特长加分,才勉强考上了高中。高一的他正筹备着第一部小说《三重门》,在重理轻文的时代,他愈发觉得自己对理科学习毫无兴趣,成绩一落千丈,7门功课纷纷亮起了红灯,他的期末考试以惨败告终。在同学的轻蔑和老师的嘲笑中,他静静地背上书包,离开了校园。当老师问他将来考什么维持生计时?他明媚的笑道:“稿费啊!”老师和同学们都笑了,觉得这是小孩的无稽之谈,然而现在他们不得不承认他的确做到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三重门》大获成功,其独特的语言被封为“韩式幽默”。当记者问起他当时退学的感受时,他坦然道:“那一小段时间我是迷茫的,但我马上意识到了,文学是我的生命。”正因为对文学的热爱,韩寒很快就摆脱了当时的迷惘。而这种热爱,也一直是支持他进步的动力。
心之所向,只有自己才知晓,我们的目光不能仅仅局限于高考。问君可知,高考之外,别有洞天?我们既然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何不去改写人生的巅峰?织一个最美的梦,留给明天的自己,花落任水流,孤鹰任去飞,追己梦,做自己!
*本文选自长沙市长郡中学1506班 李韵帷,指导老师:皮访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