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学院 王诗宇 25预科理1 2025104060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古训犹如黄钟大吕,在历史的长河中回响,时刻警醒着我们要珍惜粮食。
粮食,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珍贵礼物。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每一粒粮食都浸透着农民辛勤的汗水。在广袤的田野里,他们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顶着烈日,冒着风雨,精心呵护着庄稼。那弯弯的脊背,那粗糙的双手,都是他们辛勤劳作的见证。从播种到收获,要经历无数的艰辛与等待。每一粒粮食都饱含着大自然的阳光雨露和农民的心血,它们是生命的结晶,是大地的馈赠。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在餐厅里,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人点了满满一桌菜,却只吃了几口就弃之不顾;在学校食堂,许多学生将只吃了几口的饭菜倒进垃圾桶。这些行为,不仅是对粮食的浪费,更是对农民劳动的践踏,对大自然恩赐的漠视。当我们随手倒掉剩饭剩菜的时候,可曾想过那些在饥饿中挣扎的人们?可曾想过那些为了粮食丰收而辛勤劳作的人们?
珍惜粮食,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在全球范围内,还有许多人在遭受饥饿的折磨。据统计,全球仍有数亿人口处于饥饿状态,他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而我们生活在物质相对丰富的国家,更应该珍惜粮食,节约资源。节约每一粒粮食,就是对那些饥饿的人们的一份关爱,就是对地球资源的一份珍惜。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懂得珍惜粮食,勤俭节约,才能繁荣昌盛。古往今来,无数的事例都证明了这一点。商纣王荒淫无道,大肆挥霍粮食和财富,最终导致国家灭亡;而汉文帝、汉景帝提倡节俭,重视农业生产,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繁荣景象。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应该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珍惜每一粒粮食。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更应该成为珍惜粮食的践行者和倡导者。在学校里,我们要做到不挑食、不剩饭,珍惜每一口食物;在家庭中,我们要提醒家人节约粮食,避免浪费;在社会上,我们要积极宣传珍惜粮食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共同参与到珍惜粮食的行动中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让我们铭记这句诗,珍惜粮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珍惜粮食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时尚,一种美德。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奏响珍惜粮食的时代华章,为构建节约型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每一粒粮食都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让我们的世界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