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期-1班-骆落-130
1、分析原文
对葡萄酒的卖点经过提炼后,采用拟人的描写手法,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从葡萄的地域优势、自然成长、人工采摘、匠心酿造一一展开叙述。生动的将葡萄酒的优势卖点娓娓道出,同时也将葡萄酒生动的成长、呵护、酿造过程呈现在读者眼前,画面感强烈,感染力十足,通过时间顺序层层描述推进。
【原文】:
三毫米,瓶壁外面到里面的距离。
不是每颗葡萄,都有资格踏上这三毫米的旅程。
它必是葡园中的贵族;
占据区区几平方公里的沙砾土地;
坡地的方位像为它精心计量过,
刚好能迎上远道而来的季风。
它小时候,没遇到一场霜冻和冷雨;
旺盛的青春期,碰上十几年最好的太阳;
临近成熟,没有雨水冲淡它酝酿已久的糖份;
甚至山雀也从未打它的主意。
摘了三十五年葡萄的老工人,
耐心地等到糖粉和酸度完全平衡的一刻
才把它摘下;
酒庄里最德高望重的酿酒师,
每个环节都要亲手控制,小心翼翼。
而现在,一切光环都被隔绝在外。
黑暗、潮湿的地窖里,
葡萄要完成最后三毫米的推进。
天堂并非遥不可及,再走,十年而已。
2、刻意练习
【仿写】:
40分钟,一只烤鸭等待上桌的时间
不是每只鸭子,都有资格拥有这40分钟经历。
它必是鸭群中的王者,
占据区区几十亩的饲养乐土;
天然开阔的大山草场像是为它精心准备的,
刚好能享受到充足的阳光,舒适透气。
刚出壳时,30℃恒温空间必须保证;
育雏期,每天的山间放养啄食必不可少;
临近成熟,科学布局的填鸭房蓄意已久;
肌肉丰满,背宽而长是挑选的标准。
有三十年养鸭经验的养鸭人,
耐心等到鸭子重量达到5.9-6.5斤重的时候,
才将其制成鸭坯;
烤鸭房里经验最丰富的师傅,
开坯、润身、烘干、冷冻、解冻、风干,
每个环节都要亲自控制,小心翼翼。
而现在,一切都呈现在明亮的鸭炉里,
从肥美的生鸭坯到一只色泽红润,皮层酥脆的熟鸭,
还要完成最后的40分钟火炙。
美味与经典并非不可同存,坚持,二十年而已。
3、对比分析:
仿写以烤鸭这道千年流传的菜品为核心,也采用了时间顺序推进,意图呈现鸭子从生长到制坯再到炙烤上桌的过程,想以此来打动顾客,讲述菜品故事。
与原文相比,仿写文不够生动,没有彻底将烤鸭繁复及匠心的制作工艺呈现出来,文字运用上也不够优美,还待加强。
最后一句写的不到位,感觉和开篇没有合而为一。暂时想不起来改成什么,暂且先写成这个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