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写了一篇理解刻意练习的文章,今天还需要加两条关键点。
先复习一下艾利克森对刻意练习的定义:
刻意练习的本质是把短时记忆转化成「长时记忆」,需要有明确的目标、有「反馈」、专注的练习……
刻意练习其实就是针对大脑的训练,更具体的可以说是记忆方式。那些拥有非常强大专业能力的人就是因为他们在这个领域里面拥有大量的「长时记忆」,这才是刻意练习的本质。
需要强调的是很多练习都是没办法激活长时记忆能力,刻意练习有两个关键点:
- 练习基本功(套路)
- 针对性重复练习
掌握大量优质的套路
这里的基本功不是练习入门技能,而是学习套路。所谓的套路是前人已经搞明白后总结出来的“知识罐头”。知识罐头就是前人已经搞明白的东西,抽象为非常简洁的东西,然后可以直接拿来用。就像我们会熟练使用智能手机的各种功能就行了,不需要把里面的各种处理器,各种sence元件的原理也彻底的搞清楚。
基础训练,练的是什么?是套路。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绝非是零散的信息和随意的动作,它们大多具有某种“结构”,这些“结构”就是套路。下棋用的定式,编程用的固定算法,这些都是套路。@万维钢
有两个套路非常重要:经验和概念
经验:都是前任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这些往往是在书本里无法学到的。就像很多优秀的匠人都是学徒的方式传承,长期和师傅在一起才能够体察学习到这些微小的匠心,融入的自己的作品中。所以《刻意练习》非常强调经验丰富导师的重要性,好的导师我们不能强求,但是我们可以找到非常适合自己的模仿对象,比如我在个人成长方面的模仿对像就是李笑来。
概念:只要你掌握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你就掌握了一系列知识。之前专门写过这一点:概念至上原则
针对性重复练习
所谓的针对性练习就是指,把大的知识体系拆成一个个小模块,针对这些小模块,分头去练习。所谓的重复训练就是指有效地重复某个训练,直至改变大脑的神经回路,让自己的大脑形成“肌肉记忆”。
这样就说明以赛代练的练习其实是效果很差的训练方式,每一个记忆模块都是随机的而且是浅度的激活,不能形成长时记忆。练琴最后还是指法的练习,下棋也是不短有大量的打谱练习。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我会大量收集优秀的标题,琢磨,模仿。也会针对优秀的句子,例子,情景描述专门模仿学习和练习。
长时记忆是学习过程中神经元在物理状态的改变,所以一定是有大量的练习,才能够达到激活长时记忆。
隐性知识无法通过刻意练习获得
我们没办法通过刻意练习成为一个卓越的CEO,认知复杂性高与认知复杂性低的学习活动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隐性知识的多少与比重。隐性知识需要在情境中去寻。认知复杂度(cognitive complexity)是指你建构“客观”世界的能力。
认知复杂度高的人具有高度复杂化的思维能力,更善于同时使用互补与互不相容的概念来理解客观世界。真实世界中,黑白对错并非截然分明。
西蒙认为人的“有限理性”体现在学习中就是“情境理性”—在哪里用,就在哪里学。人的学习受到情境的制约或促进。你要学习的东西将实际应用在什么情境中,那么你就应该在什么样的情境中学习这些东西。比如,你要学习编程,就应该在 GitHub 里学习,因为你以后编程就是通过 GitHub。
有效学习是进入相关情境,找到自己的“学习共同体”,学习者最开始时围绕重要成员转,做一些外围的工作,随着技能增长,进入学习共同体圈子的核心,逐步做更重要的工作,最终成为专家。
尾巴
写的有点复杂了,小结一下:
掌握大量优质的套路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并且在对自己重要的技能提升中,记得把大的知识体系拆成一个个小模块,针对这些小模块,分头去练习,大量的练习。另外找到自己的“学习共同体”和好的导师或者模仿的榜样。
刻意练习,在快速成长的过程中,记住这4个点就够了。
参考资料:
1.《如何成为一个高手》by 罗辑思维
2.《刻意练习》by 艾利克森
3.如何才能从新手到大师 by 华章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