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日更三十多天了,经历了各种心态,有时候思绪如泉涌,有时候想好念头无从下笔,有时候怎么写都不满意。但是好歹坚持了下来。
我写的范围很宽广,各种读来的知识、听来的心得、自己的亲身经历,揉杂在一起,便显得风格不明,我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样,但是这确实是自己经历的一个写照。
简书只是一个平台,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诉求。
有的期望能通过文字变现,有的就是希望提高写作能力,有的当做个人业余爱好,还有的人把跟其他作者的互动交流看得更重要。
而我自己呢,阅读量基本上就是稀稀拉拉,自然不求了。变现,自己水平自家知,靠这个去变现走不下去的。提高写作水平的期望倒是有一点,但是我有一个更加重要的想法,就是把自己的思维点点滴滴积累并串起来。
这也是自己琢磨的点、线、面。
点
我不时会阅读,读书籍,读好的公众号文章,时刻会有一些值得思考的点,之前只是划笔记或者扔收藏便没有后续了。
每天都在工作与项目当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各种方案,错误、应对、解决,思考、感想。这些有可能有复盘的价值,有的值得深刻反醒,不留下点什么,可能会随着时间而淡化。
那么,不管是哪方面,遇到一个点,就把他写下来,是很有意义的,如同埋下一颗种子。
不用太多字,1000字以内就好,观点、素材、适当的一些其他来源印证,以及自己的看法小结几点。
如此我称为点,思维的"点"的记录。它可以是稚嫩的,初级的,甚至是经不起推敲的过两天又被自己否认的,没关系,想怎么写就怎么写,通通记录下来。不用想着阅读量啊简书钻啊投稿啊稿费啊什么的,有就有没有也无所谓 。甚至我都不用太细细打磨。
线
不管的工作,还是生活、或是读书,各个思维点之间都可能会有联系,这是世界之必然。
也就是说,对于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看,去印证。
这个时候,我便可以在平日积累的各个点里面"珠海拾贝"了。
以一个主题为核心,串各个点成为一条思维的"项链"。
先快速构建起新的具有较高层级的框架,再将"点"往里面填塞或者引用,然后对这个级别的作品进行精心的打磨,最终产出一篇像样的文案,自用或者投稿什么的都容易达成了。
如此我称为"线"的文案。
还有一点,读人好书,听人金句,在单个点里,写的文字其他人的思维痕迹可能会重一点。
而到了"线"之后,则会有一种"为我所用"的感觉,被自己内化掉了,升华了。
面
而到了有诸多条线之后,就可以择机形成自己的"面"。
"面"的产出形式,可以一套思维方式,可以是一套课程,可以是一本书,它是相对完整的。到这一阶段也可以算是小有成果了。
这,便是我对于利用简书平台基于点线面的思路进行创作的一个方法论,也希望大家能一起探讨。
喏,这篇文章应该就是我留下的一个思维的"点",指不定哪天就有二次作用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