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的目标是盈利,运营的尽头是销售。所有的努力,最终都导向价值交换:你付费,我给你想要的信息、课程、服务、人脉、资源、产品。
刚开始做运营时,本能的排斥销售,只想做好运营本身的事情。做着做着就发现,只做运营,其实是做不好运营的。因为运营最终导向成交变现,只有带着销售的底层思维才能做好运营设计,服务好用户,最终完成成交转化。
当了解到销售的重要性以后,开始留意什么是促成销售的关键点,然后边实践边学习边总结。
一、产品好是标配。
你卖什么,什么就是你的产品,它可以是有形的实物,无形的知识、服务,或者其它。
但做什么就要做到专业,比如知识付费,一定是内容确实好,能带给用户帮助、成长、收获,帮助用户变得更好才行。
二、在垂直圈子里有品牌
品牌,让产品从本身的实用价值提升到社交价值。这个品牌大家都知道,且都认可,使用这个产品让用户觉得抬高了身份、有面子,用户就愿意为你扩散传播。因为它变成了为用户赋能的炫耀资本,且不用耗费解释成本。
三、服务好
用户在我们这里体验到了被重视,被宠爱的超预期服务。从体验上来说是愉悦的,用户提及时是满意的,好口碑就慢慢形成了。
四、有成果案例
有大量的案例佐证,产品是有效的、有用的,能帮助用户有改变的,拿到成果的。
只有真正有效果,用户才有底气向身边人介绍传播,谁都不想轻易消耗自己的信誉,为不靠谱的产品做背书。所以只有用户觉得好,才是真的好。
五、有氛围
只有一个人说你好的时候,其它人会不以为然;有几个人说你好的时候,用户会考虑;当越来越多的人说你好的时候,用户会相信这是真的。既然大家都说好,那肯定没错。而且当大家都说好的时候,其它用户也愿意站出来分享他的感受,在这样的氛围下,会越来越好。
六、有福利、有时机
好东西有活动、有福利时,用户会认为出手的时机到了,如果现在就买很划算。
在五一、十一、春节等节假日,有消费氛围,用户付费没有心理负担,消费更偏感性。
福利和时机会成为成交的助推器,加快用户的决策时间。
当找到了这些关键点,也似乎在纷乱的线索中,逐渐摸清到打开成交之门的钥匙。
只要能够看清关键和根本,不管环境如何变化,都能从容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