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块巨石滚落山崖时,李青山用肩膀顶住了。
是 literal 的巨石,也是命运的巨石。村里小学唯一的老师走了,孩子们眼里的光眼看着就要熄灭。他刚从城里打工回来,背包还没放下,就被老村长殷切的目光压住了肩膀。
这一扛,就是十五年。
头三年最难。工资微薄,他自己开荒种菜;课本陈旧,他熬夜编写乡土教材。冬天的煤炉总要凌晨起来添炭,夏天的暴雨总会漏湿教室的墙角。他结婚那天,下午还在上课,傍晚匆匆换了身衣服拜堂,第二天一早又站在了黑板前。妻子说他梦里都在批改作业。
重量不曾减轻,但李青山在生长。他不再只是“扛着”,开始寻找方法——把数学课搬到田间地头,用玉米秆教加减法;带孩子们采集植物标本,做成自然图册。他写的教学笔记被县里看到,渐渐有了关注,有了支援。
第十年,新校舍落成那天,他站在崭新的讲台上,突然有些不习惯。回望旧校舍——那间他顶了十年的土坯房,墙上的裂缝都被他的目光磨平了。
如今常有年轻教师来取经,问他怎么在这么难的环境里坚持下来。李青山指指窗外的大山:“你看那些树,哪一棵不是在石缝里长出来的?”
他顿了顿,说:“崛起不是把石头推开,是让自己长成山。”
真正的崛起,从来不是站上巅峰的瞬间,而是李青山顶住的那一刻,新的青山就已经在生长。当压力化作脊梁,所有的扛着,都成了大地上最坚定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