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路遥的人生,少年读爱情,青年读命运,中年读生活

少年的时候,在人生里读爱情。

少年的爱情,就如一粒种子,经过了漫长的寒冬,逐渐吐露她的心芽。

她无关种子的来处,是随风而来,还是精心种下。

就如高加林从城里卖馒头归来,与巧珍的相遇。对于巧珍是预谋已久的巧遇,而对高加林来说一切是那样的突然。萌动的种子既已发芽,就一切无可阻挡。

从遥远的诗经传来的曲调,到古老乡村一直传唱的民谣,无一不在诉说着他的美好。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更将爱情赋予于生死之上。

从农村到城市,再从城市到农村,在这样的一个轮回中,路遥老师用他那质朴的语言将爱情高高举起,再用平铺直叙的现实风格将那份美好击的支离破碎。

在“人生”的爱情里,我们看到了太多附加的东西,户口、工作以及由此带来的生活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爱情是理想的,一旦与现实相遇,矛盾与冲突就无可避免。

就如肉体与灵魂的矛盾,生存和精神的冲突。

二者或可兼得吗。

世间事总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完美。

在高加林与巧珍之间,隔着的又岂止是工作和户口。

在高加林与黄亚萍之间,一个波浪就将这份情谊击沉海底。

在文章的结尾,德顺老汉说:巧珍,多好的娃娃,那心就像金子一样,金子一样啊。

在作者的道德情怀里,或许是有倾向的吧。

在当今,面对前所未有物欲的冲击,爱情也逐渐褪下她神圣的面纱。

也无数次拷问内心,面临同样的抉择,你又会如何。

神圣在心,美好由人。

打碎一份美好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心一旦开始,就不会结束,会打碎这世界你关于美好的一切憧憬。

对生命心怀敬畏,或许在面临人生的选择时,就会多了一份谨慎。


青年的时候,在人生里读命运

路遥生于1949年,《人生》发表于《收获》1982年第三期。

某种意义上讲,《人生》又何尝不是路遥自己对命运的思考。

路遥出生于贫困农民家庭,7岁时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期间在农村小学教过一年书。

县中学习、回乡务农、乡村教师的标签使作者对黄土地有更深的感悟。

穿透人心的故事从来不是平凡的生活,令人痛惜的结局方能给人更深的思考,而路遥浓重的道德情节,实际上从开始就已经注定了高加林的命运结局。

在路遥的其他作品中,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大多如此。

命运,或可解释为因果。

来看一下高加林每一步命运的因果。

高明楼的儿子高三喜高中毕业,需要安排民办教师,高加林回乡务农。

高加林的叔叔转业回地区担任劳动局长,县劳动局副局长马占胜为高加林安排进城以工代干。

高加林因参加工作走后门被揭发,又回到了农村。

在人生关键的节点上,都有因果之手在推动命运前行。

《孟子.公孙丑》有“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高加林无奈回到农村后,巧珍大胆的表达了自己的情意,高加林面对生活的苦闷和对新生活渴望的破灭,接受了巧珍的爱情。

高加林到城里工作,唤醒了黄亚萍记忆中的情愫,面对认为的志同道合,高加林掐灭了与巧珍之间的爱情。

高加林与黄亚萍的恋爱,让张克南的感情陷入困局,就有了张克南母亲的告发。

高加林无奈需要重新回到农村,黄亚萍在爱情和现实之间,做出了选择。

高加林在回村的路上,又一次站在大马河桥上。

浑黄的河水平静地绕过城下,流向看不见的远方。


在高加林又回到农村后,高玉德夫妇平静的接受了儿子的命运。

他们一辈子不相信别的,只相信命运;他们认为人在命运面前是没什么可说的。

命运一词,如果拆开来讲,命为定数,运为变数。

而人生关键的几步就在这变数之中。


中年的时候,在人生里读生活

人到中年,经历了人生冷暖,对生活便有了更深的认知。

高加林的父亲高玉德在听说支书高明楼的儿子顶替了加林的民办教师的职位后,

一方面痛恨高明楼的行为,另一方面又告诫儿子:你不光不敢告人家,以后见了明楼还要主动叫人家叔叔哩!脸不要沉,要笑!

他又嘱咐老伴:“加林他妈,你听着!你往后见了明楼家里的人,要给人家笑脸!明楼今年没栽起茄子,你明天把咱自留地的茄子摘上一筐送过去。可不要叫人家看出咱是专意讨好人家啊!

看到这里,不知道应该同情还是心酸。

可是,面对生活的无奈谁又没有尝过呢,想想背后的亲人,谁又没低下高傲的头颅呢。

再看看为高玉德所痛恨又不敢得罪的高明楼。

高加林被高明楼的儿子顶替回村,高明楼听说加林与巧珍之间的事情,表现出了与当事人双方家人及村里人不同的态度,希望化解与加林之间的矛盾。

再到高玉智回村,高明楼的热情接待。

高明楼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思想要比一般庄稼人多拐好多弯,自然不是简单人。

马占胜更不用说,在高加林回村后,路上遇到,马上从尴尬转为主动解释高加林被下民办教师的原委。

“这事虽然是我在会上宣布的,可这不是我决定的吗。我马占胜哪有这么大的牛皮!因此,好加林哩,你千万不要恨我”。

“我当然了解你!全公社教师里面,你是拔尖的!再说,你这娃娃心眼活,性子硬,我就喜欢这号人”。

在高玉智回地区后,马占胜马上安排了高加林进城的相关事宜。

高玉德、高明楼、马占胜,还有书中的其他人物不都活在我们生活周围吗。

或者说我们都生活在人生的故事里。

在平凡的人生里,太阳东升西落,四季往复轮回。

生命来于虚无,又归于幻灭。

昨天发生的故事,明天还会继续。

只不过换了人物,换了一方时空。


我们总希望在平凡里能追求到一些什么。

在文章的结尾,作者应该写出了一种期望,希望高加林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历程和脚下的这片土地,期望赋予高加林以使命。

环境对生命轨迹带来的转变是被动的,而使命是主动的。

使命是什么,我们来做另一种解释,就是如何使用自己的生命。

关于生命,从出生的一刻,虽然成为了独立的个体,但他必然隶属于家庭和社会,与生俱来身上就带有家庭和社会所赋予于个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也只有认识到自己的使命,才能自发的规划自己的生命,才能有信念坚持下去。一个人的能力或者有限,聚焦你的思想,就会遇到同类的人,就有可能改变潮水的方向。

我们不能决定怎么生,怎么死,但我们可以决定怎么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8/08/31 早晨9:29 听路遥《人生》 现已完整地听完四集。 分享两个词语,一个是“信仰或者信念”,一...
    肥惠惠阅读 1,393评论 0 3
  • 中篇小说《人生》是路遥先生较为早期的作品,相比于《平凡世界》,《人生》无论在篇幅还是知名度上,都稍逊色于后者,但其...
    平凡森林的文字站阅读 2,136评论 0 6
  • 梁山是个庞大的强盗集团,和现在的一些大公司一样,这个当时的“首屈一指”的黑社会组织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强大的,...
    书愿阅读 293评论 0 0
  • 可能只有我对他有这种感觉吧。 亲切、熟悉的认同感。 他用手揉我的头发,我敢保证,我的名字他一定要想两秒。 我把头埋...
    嘉又心阅读 353评论 0 0
  • 只有在深夜,感受着爱的潮水退却,我才能冷静的思索。一个人的努力,改变不了两个人的关系。 都说爱情没有对错,但是我...
    3485f706aa28阅读 37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