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看这本书的时候是被标题吸引了,当时就在想,要多温柔才能配的起这篇文章的标题呢?后来看了之后才知道这是一篇随笔文章,文章里的主人公在国外是一名幼儿教师,书写了很多生活中的事迹。整篇文章没有太多明显的鸡汤道理,但当你读完其中一章的时候,那篇故事里所产生的道理自然而然的就会出现在你的脑海里,再结合自己的经历等等加以联想之后,就能让你顿悟。
作者有向读者表达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提到“中国的中庸之道”,就是当主人公问小朋友喜欢什么礼物?小朋友答道“我喜欢钱,我的父母送给我钱,我希望我的朋友和同学送给我钱作为圣诞礼物。”而主人公是面带虚伪笑意,非常善意的提醒她让她换一个委婉的说法。主人公自己也知道让小孩换说法是较为虚伪的。我们都知道这样直白的想法其实是大多数人的内心写照,但我们从来不会这么直白的说出来,为什么呢?“非常得意,不能溢于言表,非常悲伤,要适度掩盖,不让别人读出你的真实想法。这就是中国的中庸之道?”我当时看的时候其实不太明白什么是中庸之道,所以就查了一下,它有几种解释,我想文中想表达的意思就是“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处世态度。”
文章最后一篇“一个有趣的现象”中,这篇写的是夫妻间的相处,作为妻子,在面对丈夫的时候,该怎么摆正自己?如何有策略的去对待丈夫,两人之间如何相互尊重以及快乐的相处?无形之中传达给我们的信息,这样更能让人明白。
整篇文章描写的生活细节很细腻,很温柔的文章,看完之后真的觉得标题起的很好,和文章很相符。
整篇文章篇幅不长,精细而简,能让人迅速咀嚼然后理解作者想向我们所传达的意思。没有讲太多冗长的大道理,其实更能让人静下心来去深入了解。
2020.5.30